绝对热点:儿童节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爱

每当儿童节到来时,父母们就开始苦恼,吃喝玩乐...孩子样样不缺,再昂贵的玩具,他们也难展开笑脸。孩子们缺什么?CBSi(中国)媒体总编刘克丽做客本期《绝对热点》,想要告诉家长们:儿童节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爱,现在的孩子缺少独立品行、缺乏爱的能力。

嘉宾介绍

  • 刘克丽

    刘克丽
    CBSi(中国)媒体总编
    刘克丽,CBSi(中国)媒体总编,江苏睢宁人,出生于山东济南。2000年2月至今,任CBSi(中国)媒体总编、ZD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CNET(中国)总编;截至2012年8月,博客总PV达400万;策划、组织、主持超过70场直播、联播,创立中国互联网首次网络直播、联播,累计在线访谈人次达173.45万... ... »

采访问答

问:现今时代的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是否陷入了误区?

刘克丽: 表面看来,现今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爱护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但是恰恰在这种爱当中,父母们陷入了误区,他们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很少遵从孩子自己的意志,父母把孩子当成什么呢?首先,父母把孩子当成“肉”来培养。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嘛,这时候父母给孩子注入灵魂的东西少,给予他们思想层面、精神层面的关爱太少。其次,父母把孩子当成实现理想的工具。很多时候,父母那一代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寄希望于孩子们来实现,他们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意志和意愿,只遵从于自己的想法。另外,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养老保险。我认为社会的进步应该是接力性的而不是反哺性的,如果父母养育孩子就是为了“养儿防老”,还指望孩子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什么给养呢?还有,父母把孩子当成未来的保姆。对孩子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最后,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伴,这一点跟父母把孩子当成养老保险、未来保姆的性质一样,都有太多的功利性。其实孩子生在这个世界,他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父母,也没有权利决定他的一切。

问: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造成孩子缺少哪些独立品行吗?

刘克丽: 我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少9种独立品行:缺少理想、梦想;缺少对人、对事的宽广胸怀、缺少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缺乏面对世界的广阔知识面、缺乏冒险精神、缺少工作、学习的创造力和激情、缺乏外交能力、缺乏自信、缺少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心。造成这种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干预扼杀了孩子人的本性的释放。为什么很多成年人觉得童年虽然缺少物质但是反而感到幸福呢?因为那时候的父母或许是因为太忙,反而不是事无巨细啊都对孩子进行干涉,处处让孩子做主,这样反而给孩子独立精神。

问:面对这些现实,我们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刘克丽:我认为应该孩子们缺什么给什么,以六一儿童节为例,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这一天要怎么过,哪怕他们只有四五岁。而且这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的过程中,不要有物质的东西,物质一分钟就能满足,但是精神层面才是永恒的。

问:如果说我们刚才谈到的更多是城市孩子的现状问题,那么农村孩子缺少什么?

刘克丽:这就涉及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了,我挺不愿意谈这个话题,谈完就一肚子气,但是气归气,我还是会帮助这些孩子们,这么多年以来我已经累计帮助了4000个孩子。但是我觉得帮助这些孩子们的同时却纵容了孩子的家长,这些孩子家长在外边打工至少每月有1600块钱工资,孩子午餐可能只有200块钱,为什么不给孩子们吃午饭?为什么不给家里寄钱?我觉得有些家长是在榨取善良人的同情心。

问:我们知道您多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困难儿童的救助行动,包括为山区的孩子筹建教室,购买课桌椅、黑板、饮水机、乒乓球台。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空有一颗爱心,但是苦于不知道如何行动。您能够首先给我们普及一下,慈善和公益的必然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刘克丽:我认为从广度来说,公益包括对人、动物...所有生命的爱,甚至热爱整个地球,所以它比慈善的范围要大。但是我认为公益也好慈善也罢,应该量力而为,如果自己收入不宽裕,就不一定非要捐献特别多的钱,不能为了解决贫困而制造新的贫困。

问: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要想从事公益和慈善应该从何做起?

刘克丽:首先,我们应该做一些政府无暇顾及的事情,比如救助流浪动物;其次,不要什么都管,人的精力有限,只管一、两件事情就可以了;另外,不要以为钱能解决一切,有时候花力气、花精力比花钱更难;还有,专款专用,尽量不要捐献现金,要了解被帮助者最急需的是什么;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发动大家,感染周围人,让爱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因为生命不是永恒的,但是爱是永恒的。

问:刚才说了很多个人慈善的行为,说说企业吧,我有这么一个困扰:很多企业把公益行为跟企业品牌宣传挂钩了,弄得功利性很明显,我很反感,您怎么看?

刘克丽:不要反感,我们只要结果,结果是做了,效果就有了,企业宣传只是副产品,无伤大雅,反正要宣传。我倒是希望这种用慈善炒作自己的企业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