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今天,拍张很棒的照片分享到微博上,或是微信朋友圈是件很酷的事情,所以,诺基亚1020的出现就显得很有必要。
4100万像素的摄像头,由于具备双重拍摄(Dual Capture)的功能可以拍摄3800万像素用于永久编辑的高分辨率图像,同时生成500万像素的图片,便于拍摄。
即便对500万像素的图片的细节和构图不满意,那么,你还可以从3800万像素中裁剪出你需要的部分,重新构图。
当大家都在掏出手机抢拍的时候,你可以不紧不慢,因为在一张高像素的照片中,即便没有对焦,也足够找到想要的细节部分。
当然,诺基亚1020的专业拍摄能带来更多的意外。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弱光摄影、调节对焦、白平衡等等参数,能拍出更多有想象力的照片,这样的照片分享到微博、微信里,岂不很酷?
摄影从出现那天起,就是一个门槛极高的领域,后来,傻瓜相机的出现,让摄影进入了家庭。然而,随着大家对拍照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单反相机逐渐进入了大众市场。
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拍照除了留下纪念之外,还承担了分享的重担,好吃的、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大家都喜欢拍下来分享到微博、微信上,所以,手机上的拍照功能就愈发重要。
如果你能拍到的照片比别人的好看,拍的更有创意,那么,你就赢了。
诺基亚1020的出现,让大家记住的不应该只是41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不是那鲜嫩的黄色配上了奥利奥的外观,而是让不会拍照的人也能够拍出光轨等专业摄影的照片。
我家的单反相机已经买了四年了,但是我从没想过能够用单反相机拍出什么光轨图片,这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我这种凡夫俗子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诺基亚1020的出现,让我觉得,光轨也不算什么嘛(需要在这里解释一下,摄影的高阶之作有光绘摄影,是摄影与绘画的巧妙结合,自己拍的话没有那么高的艺术性,所以还是叫拍光轨谦虚些)。这种感觉有点像八十年代傻瓜相机刚刚进入家庭的体验,照相也不是一定要去照相馆。
关于1020的众多配置参数和图赏,在我们集团的兄弟媒体中关村在线和PCHome电脑之家上已经有了很多详细的描述,在这里,希望能够用最通俗、直白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用诺基亚1020拍出光轨效果。
首先,要创造一个暗黑的空间,有遮光窗帘或是黑天的时候都是可以的。
然后,找几个光源,说白了就是手电筒,或者用手机里自带的手电筒也可以。
最有创意的一步就是——设计造型。
比较简单有趣的就是拼单词了。每个人负责写一个或两个字母,写两个字母的话就需要左右开工。这里要注意的是,因为拍照是镜面拍摄,所以,字母写的时候要考虑到镜面效果,所以需要反过来写。
当然,造型还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个就可以很随意了,原则是,要突出的曲线或是轮廓都用光源来展现,其余的部分,黑暗可以遮挡一切。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拍摄,这正是诺基亚1020让专业摄像傻瓜化的体现。【详细】
“光绘摄影”是摄影大师广为流传的一项拍摄技巧。
所谓光绘,通常是利用长时间曝光,在曝光过程中通过光源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影像效果。摄影(Photography)一词源自于希腊语 phos(光)和 graphis (画笔),连在一起就是取“用光作画”之意。
顾名思义,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没有光就没有摄影,因此所有的摄影作品一般都是光绘:利用光做出的绘画。
作为一门独特的摄影艺术,“光绘摄影”也已经拥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追溯到1914年,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reth)同妻子莫蕾·吉尔布雷斯(Moller Gibreth)一道,用小灯泡和一台长时间开启快门的相机来追踪文员和工人的运动轨迹。起初他们并没有艺术方面的想法,只是想从中找到让员工提高产能和简化工作的方法(被其称为“工作简化法”)。
到1935年,第一位探索光绘摄影技术的艺术家是曼·雷(Man Ray),曼·雷对于光绘摄影的贡献来自于他的“空间书写”系列。他摁住相机的快门,用一只光笔在空中画下了一连串的圆圈和线条,由此用相机为自己拍了一张自画像。
1930-20世纪40年代,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焦尼·米利创作了一系列光绘作品。在1930年中,焦尼与来自麻省理工(MIT)的Harold Eugene Edgerton一道,开创了闪光灯摄影。他利用高速闪光灯,在一次胶片曝光中就能拍下摄舞者和杂技演员的所有动作;1940年,焦尼在冰靴上安上了一只小灯泡,然后他摁下他的相机快门,创造出了那副闻名于世的光绘作品;1949年,因《生活》杂志分配他的任务,焦尼·米利前往毕加索 (Pablo Picasso)在法国南部的家中拍摄照片。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张“毕加索画半人马”。【详细】
对于大师们钟爱的光绘摄影,普通级用户并不需要达到摄影级别。因此一般作为光轨去完成。光轨也作光轨绘画,想要拍出专业效果的光轨图片,颇为一门学问。
拍光轨,直白点说就是一种长时间曝光的拍摄手法。当然首先你得弄清楚什么是快门曝光。
曝光受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影响。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
另外,开得较大的光圈要比收缩得较小的光圈能让较多的光线通过镜头到达胶片上,较低的快门速度要比较高的快门速度能让光线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感光元件上。由此可以演变为以下情况:光圈f/1.8与快门速度1/500秒相组合,和光圈f/4与快门速度1/100秒相组合,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样的。同样,它们又和光圈f/8与中等快门速度1/25秒相组合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致的。这就叫作"等量曝光"。
当然,如果你想拍出专业且到位的光轨,没有相机可不行。此处提到的相机最好是单反,还可以是胶片机、数码相机、手机等等。当中效果由相机本身素质决定,最重要的是用户的相机是否具备长时间曝光能力,以及IOS感光。
最关键的工具应该就是三脚架了。有摄影常识的人都知道,长时间曝光是需要三脚架固定相机的,这样拍出来的图片才清晰。可以肯定的是,不用三脚架是拍不清除人物的,就算你开了闪光灯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残影,除非你喜欢这种特别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一项重要的道具:发光体。手电筒,led灯,或者是任何能发光的物体,都可以拿来光涂。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开拍了。
用小手电筒悬挂在天花板上,相机放在其下方,设定曝光时间为T门或B门,光圈为f8,f11即可,感光度设为200。将绳子旋紧,打开电源后松开绳子,此时按下快门,曝光一分钟即能拍下小手电筒的运动轨迹。
道具可以自由更换,或者你也可以添加气球、塑料瓶等辅助物,这样成像就多样化了。
但是按照该方法仅拍一张照片,可能要花费半天时间。看来拍光轨也不是像看着那般简单啊。【详细】
©2013 CBS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智德典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至顶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