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10多年前,提起AMD,你会认为它是一个跟随者,而如今,它是一个不跟随的独行侠。
回顾AMD大中华区成立以来的十年发展历程,是一部寻求独特商业模式、抛弃跟随形象的鲜活历史。
APU独霸天下
2006年7月24日,AMD以总价54亿美元收购著名显卡厂商ATI。当时人们都觉得AMD成功阻击了英特尔集成显卡的势头,但事实上AMD随后的举措让人们看到了这笔收购的真正用意。
2011年,AMD推出AMD Fusion系列APU,它将CPU和GPU整合在了同一个芯片上,堪称自40多年前推出x86架构以来在处理技术方面取得的最大进步。
这是AMD收购ATI以来向外界展示的最大成果,AMD APU被宏碁、华硕、戴尔、惠普、联想、三星、索尼和东芝等领先OEM厂商广泛采用,共获得 300 多项设计奖项,包括2011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最佳选择奖。
如今,APU已经成为AMD的一个特有标签,而这种由高性能处理器、高性能图形显示等部件打造的全新芯片,给众多的PC厂商开拓了新领域,而这种独辟蹊径的能力也为AMD带来了收获的甜蜜。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AMD APU在市场上的绝佳表现,也为AMD带来了全新的合作伙伴,他们是微软、索尼、任天堂。三大游戏主机都采用了AMD的技术,而在苹果最新推出的iMac中,也同样采用了AMD的技术。
异构之路 特立独行
如果说,APU是AMD当下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武器,那么,HSA则可能是它未来几年的制胜法宝。
2012年10月30日,AMD宣布联手ARM推出基于64位ARM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
首先来说,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联手,在外界看来,AMD亟需补全的是移动业务,如果AMD联手ARM涉足智能手机等移动市场,或许是补全短板的明智之举,而双方在服务器领域又能够有何作为呢?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当前服务器市场及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就可以看出,如今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数据中心对于服务器的需求日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服务器的领域也正在走向细分,以冷存储等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低功耗服务器正在兴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丰富,互联网巨头们对低功耗服务器的需求愈来愈烈,这也引得了英特尔和ARM在这一领域的竞争。AMD的加入,让这个市场的竞争变得韵味十足。
基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AMD与ARM的合作初衷了,AMD于2012年3月份宣布收购低功耗服务器厂商SeaMicro,早已经开始了在此领域的布局,而通过与ARM合作,则可以让AMD进一步拓深64位低功耗服务器市场。
众所周知,ARM在移动领域拥有着绝对的竞争力,而在服务器市场它确实是一个新兵。通过与AMD联手,ARM进一步夯实了自己在企业级市场的实力。如今,惠普和戴尔已经与AMD在ARM服务器领域展开了合作。
除了在APU市场和ARM领域找到空间之外,AMD还推出了HSA(异构系统架构),它能够同时支持X86和ARM双架构。AMD方面称,2015年AMD将推出针脚兼容的天桥工程(Project SkyBridge),这将会是史上首次实现ARM和X86两种处理器的针脚兼容。换句话说,你想用哪种处理器悉听尊便。据悉,AMD的HSA架构,将在消费市场和商用市场都推行。
写在最后
不知不觉,本次AMD大中华区成长之路系列报道就暂告一段落了,但是恰好在这个时间点上,拥有着超强技术实力的女强人Lisa Su出任了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意味着AMD将走向全新道路。
Lisa Su对中国市场和AMD大中华区有着超高的期望和浓厚感情,她在上任二天之后就到访大中华区,再次重申对中国市场和AMD大中华区的承诺。
对于AMD和Lisa Su而言,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更是AMD全球增长的源泉。目前,她认为首要的工作重点,就是专注于打造伟大的产品。另外,还要更加深入构建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做到简化运营,能够更快的投入市场。
十年时间转瞬即过,这十年对于AMD而言,可能不是最辉煌的十年,但一定是最让人回味的十年。
未来,AMD会更精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产生幻觉的根本原因:AI就像面临难题的学生,宁愿猜测也不愿承认无知。研究发现,即使训练数据完全正确,统计学原理也会导致AI产生错误信息。更重要的是,现有评估体系惩罚不确定性表达,鼓励AI进行猜测。研究提出了显式置信度目标等解决方案,通过改革评估标准让AI学会诚实地说"不知道",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指明方向。
字节跳动AI实验室提出"逆向工程推理"新范式,通过从优质作品反推思考过程的方式训练AI进行创意写作。该方法创建了包含2万个思考轨迹的DeepWriting-20K数据集,训练的DeepWriter-8B模型在多项写作评测中媲美GPT-4o等顶级商业模型,为AI在开放性创意任务上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ByteDance Seed团队开发的UI-TARS-2是一个革命性的AI助手,能够通过观看屏幕并用鼠标键盘操作电脑,就像人类一样完成各种任务和游戏。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数据飞轮"训练方法,在多项测试中表现出色,游戏水平达到人类的60%左右,在某些电脑操作测试中甚至超越了知名AI产品,展现了AI从对话工具向真正智能助手演进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