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5月27日 北京消息(文/周雅):Dyson戴森在多数人印象里,是西方市场一个“卖吸尘器的技术宅”,是一个在英国甚至欧美都家喻户晓的名字。而近两年,戴森不遗余力的加码中国市场,在戴森中国总经理Michaela Tod(陶敏之)的解读下,是为了把这个有着古老发明传统的公司,更好地介绍给一个同样有梦想的古老国度。
“我被一种孤独的发明精神所吸引”
Michaela Tod在戴森从事研发销售已长达16年,2015年8月,她开始接手戴森中国的工作。在Michaela Tod的眼里,戴森不仅仅是一个品牌,而且被深深地打上了一个家族的徽印。
吸引她在这里工作多年的,是创始人詹姆斯·戴森——一位孤独的发明家创建一个全球技术公司的传奇故事。作为一名工程设计师,她意志坚定,永不言输。
真空吸尘器,是戴森最初、最出名的发明。那时候,詹姆斯发现自家的真空吸尘器性能总是不佳,于是动手拆开,在顶部放置了一个纸板旋流器,试图分离灰尘和污垢。这个原理,是詹姆斯在参观当地一家锯木厂时受到启发,该锯木厂采用大型工业旋流器产生的气流来清除木屑。
在研发的路上,他遭受挫折和质疑,冒着家庭破产的风险,靠妻子卖画来维持家用。更有甚者,很多人试图盗取他的发明。历经15年磨砺、5127台产品原型,詹姆斯最终推出了首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真空吸尘器。
戴森公司发展了20多年,现拥有3000多项专利超过500项发明,是全英仅次于劳斯莱斯的第二大科技公司。
为中国消费者,发明更多
2016年4月,一个全新的戴森客服中心在上海设立。此前一个月,戴森微信服务帐户推出,第一次与中国消费者互动。而 4年前的11月1日,在西方传统万圣节来临之日,戴森公司与中国市场正式联姻。
而Michaela Tod最大的职责,是让戴森在中国的市场表现超过英国。而在英国,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戴森产品。戴森品牌在过去20年里融入了西方市场52个国家,A坚信中国肯定是第53个。
无叶风扇,是戴森第一个在中国市场受追捧的产品。尽管戴森空气倍增器技术已非常先进,但中国消费者提出更高要求——更安静。为此,戴森开发出Helmholtz cavity系统,一台降噪75%的无叶风扇为专为中国人而生。
为了除菌加湿器在中国能热销,戴森研发团队特意找来了英格兰最硬的水来进行测试,以模拟北京的“硬水”。最后产品大热,戴森的努力没有白费。
让研发工程师更了解中国客人的心思,戴森甚至在英国总部设立了“中国实验室”。包括研发适合中国的吸尘器,对付高度抛光的地板、深陷的天花板以及积尘的纱窗等。
Michaela Tod认为,戴森在实现中国“本土化”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反映公司创始人戴森先生的创业理念:“我们时常对不好的产品感到失望,但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不断改进与创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这里,年轻人为技术而狂热
说到这里,如果你对戴森感兴趣,你最好前往英国西南部,穿过草木丛生的丘陵和古老村落,在一座外观圆润的银色大楼里,这座大楼里工作的有工程师、会计师、市场营销人员、经理人和律师,但没有一人是体力劳动者。
为了技术研发,戴森肯花多少钱?Michaela Tod的介绍估计让所有中国的家电公司汗颜。
戴森的核心技术在于数码马达,他们为此花掉了1亿6千万英镑研发费用。这才有了转速达到每分钟10万转的戴森数码马达,其吸力比竞品高3倍。
戴森公司习惯寻找一些人们不满意的产品,然后用最尖端的科技和简单优雅的设计来优化这个产品。2016年,戴森公司预计每一周会花五百万英镑用于研究和开发新技术。
而Michaela Tod的团队里,就有100个为技术而狂热的年轻人在完成这项任务。他们给戴森带来巨大动力。“这是他们中不少人的第一份工作,这意味着更可塑造的大脑,和更愿探索的心。” Michaela Tod笑着说,眼睛里闪现着科研爱好者特有的光芒。
戴森中国区的工程师来自五湖四海,比如中国的湖南、内蒙古,还有英国、奥地利和印度—— 他们平均年龄仅有26岁。
停不下来的中国人
“疯狂的,充满活力的,有创业氛围的。”是Michaela Tod瞬间能想出来的对中国的印象。
Michaela Tod笑着说,在戴森公司坐落的上海黄浦区中心有着许多餐馆,每次她总是发现中国人连吃饭都极其忙碌,不休止地谈论赚钱和发展。欧洲人则更为松散得多。
让她感动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有着一种痴迷。有时新产品发布会刚结束,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追问:“戴森下一个新技术是什么?”——这正说明中国人正大踏步地走在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前沿,“乐观向前,无所畏惧,不像西方公司背着那么多包袱”。
当然,Michaela Tod最喜欢的是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当看到这些罕见而可爱的动物嚼着竹子,她就兴奋得想尖叫。此行Michaela Tod代表戴森公司,给熊猫宝宝赠送戴森无绳吸尘器和空气净化风扇——“它们同样值得享受戴森级的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