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1月19日 国际报道:三维打印机在制造业的每个角落都带来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已经使用它来设计人体组织、打印橡胶材料、降低无人机对地面人员的危险程度等等,最近,3D打印还创造了一种比钢强10倍的轻质材料,其密度只有钢的1/20。
这项创造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基于3D打印物体的技术,在打印之后对原有物体进行转化,比如变颜色、形状、尺寸和其他物理与化学性质。
这种物体由含有TTC的化学基团的特殊聚合物组成。每个TTC都像“折叠的手风琴”,当暴露在蓝色LED灯下时,这些材料可以被激活。然后,新的单体分子将其自身附着到聚合物上,从而给物体提供新的属性:软的物体可能会变硬,或者颜色也可以被改变,如果加入某些单体聚合物,当处于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这种物体能够膨胀或收缩。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副教授Jeremiah Johnson说:“我们的想法是,材料可以被打印,也可以被使用,利用光元素,将材料变成其他材料,或者让材料进一步生长。”
这一方法可以为制造商开辟新的大门,使他们能够轻松地创建适用于建筑或医药等领域的材料。
据了解,过去有研究人员曾尝试过类似的方法。去年,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推出了所谓的“4D打印”技术,这是一种将3D打印物体浸在水中,使其改变形状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第四个维度是时间)
4D打印
目前,该技术存在一个限制:由于使用的催化剂的性质,它需要一个没有氧气的环境。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改进,使其可以在露天环境中使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