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又迎来两个令业界兴奋的事件节点。
其一,最近在葡萄牙里斯本3GPP TSG RAN全体会议上,首个可实施的5G新空口(5G NR)规范完成。一时间,包括中国三大运营商、美国四大运营商、高通、中兴等全球30家移动通信领头企业均发表声明,直言这是一项“里程碑”事件。
其二,在同一天,爱立信与高通联合AT&T、NTT DOCOMO、Orange、SK电讯 、Sprint、Telstra、T-Mobile美国、Verizon和沃达丰展示符合全球3GPP非独立5G新空口标准的多厂商互通连接,演示了6GHz以下及毫米波频段的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分别运行在3.5 GHz和28 GHz频段,面向低层级数据连接进行。
高通与爱立信运行于28 GHz的5G NR数据互通连接
粗看以上两件事,都是为了加速5G商用,但背后却都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首个5G新空口标准出台并不易,当中牵涉到企业间的利益博弈——曾经在2015年3GPP会议上,500多家公司加入了5G标准讨论,提供了超过70种方案,在各方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达成共识。尽管3GPP出台的只是一个5G初步标准,距离5G完整规范标准还有一段时间,但此事依然有标志性意义,意在完成了非独立5G NR相关配置的技术规范,支撑5G手机和5G网络约于2019年尽早到来,5G轮廓越来越清晰。
而上述提到的多厂商互通演示,则是行业持续合作的重要技术成果,成为推动符合标准的5G试验及商用发展的里程碑,以加速在2019年启动的5G新空口商用网络部署。
在这其中,高通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创新者,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G研发并非朝夕之举,当中巨大的投入和丰厚知识产权储备必不可少。正如高通工程技术高级副总裁Durga Malladi解读:“5G商用之路并不是一个短暂的冲刺,而是在3GPP 5G标准化工作启动之前就早已开始的马拉松(This path to 5Gcommercialization is not a short sprint, but rather a marathon that startedlong before the 3GPP 5G standardization efforts kicked off)。”
我们知道,通信技术的迭代演进,不止需要3GPP这样的国际联盟制定全球标准,更需要像高通这样的技术型公司提供前瞻性技术方案,多方协作才能真正推动行业进步。高通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投入5G前瞻性研究,并一直不断将5G设计贡献给3GPP,包括基于OFDM的波形、先进信道编码、毫米波等等技术,加上4G LTE、千兆级LTE的演进,从而为5G发展铺平道路。
2016年10月18日,高通推出基于28毫米波频段的全球首款5G调制解调器——骁龙X50,通过单一芯片全面支持当前全球2G/3G/4G以及5G多模网络,并支持全球5G新空口标准以及千兆LTE网络,意味着运营商和OEM可以提前部署下一代蜂窝网络终端。2017年2月,骁龙X50取得了进一步拓展,支持6GHz以下频段运行,理论将能带来5Gbps的下行速率。
2017年9月,高通推出基于5G新空口(NR)Release-15规范的5G新空口毫米波原型系统,加速面向智能手机的移动部署。该原型系统在24GHz以上毫米波频段运行,该原型系统还展示了高通在智能手机大小的终端中实现优化的毫米波射频前端设计,用于测试和试验毫米波在真实环境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例如终端设计和手握带来的信号阻塞。不久后,高通又推出一个微小的毫米波天线模块,大小相当于一枚镍币,比其竞品要小得多。
10月,高通基于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在28GHz毫米波频段上实现全球首个5G数据连接,并推出了首款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一部机身厚度不足9mm,采用窄边框设计的产品。基于这套方案,OEM厂商已经可以提前实现5G手机的试产和实验,高通预计,搭载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的智能手机将会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除了自身技术方面的成果,高通也一直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预商用阶段的测试和试验。
国内方面,高通于2017年2月与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开展相关试验,此后,三家巨头公司于11月宣布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已成功实现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标准的端到端5G NR系统互通(IoDT)。该系统运行在3.5GHz频段,支持100MHz大带宽,协议实现完全符合3GPP R15标准定义的新空口Layer 1架构。这一成果是5G预商用进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在中国实现广泛覆盖及容量以应对未来5G用例至关重要,包括要求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5G用例。2017年年底,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我国5G系统在中频段的频率使用规划,其中就包括3.5GHz频段。不难看出,此次成果的取得对于国内5G产业链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高通与中兴通讯实现运行于3.5GHz的5G NR系统互通(IoDT)
全球范围内,高通也不断与合作伙伴开展着5G相关的试验合作。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12月15日,高通、中兴通讯、Wind Tre宣布在3.7GHz 频段展开5G试验合作,试验将验证5G服务和技术,使符合标准的5G新空口基础设施和终端能够就绪,以加速5G商用网络的及时部署。该试验将在 3.7GHz频段展开,并将展示多项先进的5G技术,以实现每秒数千兆级的传输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可靠性。这些5G技术将是满足用户日益提升的移动宽带体验需求的必要技术,并为智慧城市、车联网、电子医疗、智慧能源和工业4.0等不同领域的服务需求奠定基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Midjourney团队主导的研究解决了AI创意写作中的关键问题:如何让AI既能写出高质量内容,又能保持创作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偏差度"概念和开发DDPO、DORPO两种新训练方法,他们成功让AI学会从那些被传统方法忽视的优秀独特样本中汲取创意灵感,最终训练出的模型在保持顶级质量的同时,创作多样性接近人类水平,为AI创意写作开辟了新方向。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所高校开发出VisualPRM系统,这是首个专门用于多模态推理的过程奖励模型。该系统能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逐步检查AI的推理过程,显著提升了AI在视觉推理任务上的表现。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40万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专门的评估基准,实现了在七个推理基准上的全面性能提升,即使是最先进的大型模型也获得了5.9个百分点的改进。
上海AI实验室团队通过LEGO积木设计了创新评测基准LEGO-Puzzles,系统测试了20个先进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强AI模型准确率仅57.7%,远低于人类93.6%的表现,揭示了当前AI在三维空间理解和多步序列推理方面的重大不足,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字节跳动团队突破了AI图像生成领域的三大难题:身份识别不准确、文字理解偏差和图片质量不佳。他们开发的InfiniteYou技术采用创新的InfuseNet架构和多阶段训练策略,能够根据用户照片和文字描述生成高质量个性化图像。实验显示该技术在身份相似度、文本匹配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均超越现有最佳方案,并具备出色的兼容性,为个性化内容创作开辟了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