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对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6月20日,中国云计算的领头羊阿里云宣布联合三大运营商全面对外提供IPv6服务,希望能在2025年前帮助中国互联网真正实现“IPv6 Only”。据资料,目前阿里云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提供IPv6服务的云厂商。
正在火热进行中的俄罗斯世界杯成为了IPv6技术的首个尝鲜者。阿里云为优酷世界杯直播提供了基于IPv6网络的高清直播服务,让中国数千万的观众能够实时、流畅、稳定的观赏赛事。
“我们将在2025年前帮助全部客户实现’IPv6 Only’转变,推进中国向下一代互联网迈进。”阿里云技术研发负责人蒋江伟表示。
一个从应用、端到管、云的完整IPv6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阿里云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教育网展开了深度合作,实现了“云-管-端”的全面打通,用户的终端设备、运营商网络、云上应用将能同时支持IPv6。
参加此次发布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中国是最需要IPv6的国家,各界应合力推动IPv6全面部署,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商将会成为推动IPv6发展的重要力量。“
出席发布会的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陈家春巡视员表示,“作为我国云计算的领军企业,阿里云全面支持IPv6,可以带动更多互联网应用和用户向IPv6迁移,为我国的IPv6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底,中国网民的人均IPv4地址仅有0.45个,IPv4地址枯竭催生了开发者对IPv6的需求猛增。物联网的爆发更是产生了百亿级连接的需求。IPv6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近乎无限大的地址空间,能给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同时在抗干扰性、私密性和安全性都要优于上一代,管理更便捷、成本更低,足以支撑5G、物联网时代的建设需求。
今年5月份,工信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从六方面落实IPv6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年末,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平台需完成50%云产品改造,全国移动互联网IPv6用户规模不少于5000万户。
阿里云成为了推动中国互联网升级的关键力量。目前阿里云在中国公共云市场占有率超过2-5名的总和,中国有40%的网站都运行在阿里云上,一半独角兽公司都在使用阿里云。
阿里云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快捷IPv6改造方案,最短几分钟即可完成业务系统的IPv6改造,同时保障业务的连续性。但如果企业对自建数据中心进行IPv6升级的话,会面临改造工期长、改造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质量不可控等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蔡依群介绍,自2012年全球IPv6网络正式启动以来,阿里巴巴就开始着手IPv6的网络研发的设备选型,完成了由内到外的IPv6升级路线改造,IPv6高速转发最高可达400G,是业界商用性能的2.5倍。
IPv6的率先推出是阿里云不断引领产业创新的典型。目前,阿里云网络技术已经完成了从第一代经典网络、第二代虚拟专有网络VPC到第三代云企业网的演进,应对5大场景推出了12款云网络产品,拥有业内最丰富的云网络产品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强化学习训练的视觉语言模型虽然表现出"顿悟时刻"现象,但这些自我纠错行为并不能实际提升推理准确率。研究揭示了AI模型存在"生成-验证差距",即生成答案的能力强于验证答案质量的能力,且模型在自我验证时无法有效利用视觉信息,为AI多模态推理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MIT等顶尖机构联合提出SparseLoRA技术,通过动态稀疏性实现大语言模型训练加速1.6倍,计算成本降低2.2倍。该方法使用SVD稀疏性估计器智能选择重要计算部分,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已在多个任务上验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