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年度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盛会CVPR(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上,阿里云ET城市大脑的三项视觉技术论文入选,与其应用场景息息相关。
CVPR由专业技术学会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办,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内容最全面的顶级学术会议。据CVPR官网显示,今年大会有超过3300篇论文投稿,其中录取979篇。
简单来说,ET城市大脑的三篇论文研究内容分别是:不改变硬件条件,提高视频质量;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架构,提高视频计算效率;从局部看整体,利用GAN减少样本标注来训练视频识别。
阿里云ET城市大脑是城市级的人工智能中枢,已经在杭州、衢州、澳门、吉隆坡等11个城市落地。摄像头是ET城市大脑感知城市运行状态的重要入口。
以杭州举例,杭州城市大脑已接管249路监控球机,覆盖700多个道路断面,视频报警准确率达95%以上,释放巡逻警力约200余名,并能实现人工巡逻无法做到的365天24小时无休。2018年底,预计将有1700路视频接入杭州城市大脑,覆盖全城43%的道路范围,上线后,监控覆盖区域将无需人工巡逻。
但通过视频看城市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早期安装的标清球机摄像头分辨率低、噪点多、监控角度不确定,特别在行人、非机动车检测上为视频分析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在不改变摄像头硬件的前提下,提高视频识别的准确度和效率?在攻克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催生出一系列世界级的顶尖技术。
目前,在全球性的车辆检测、行人检测与识别算法排行榜上,ET城市大脑视觉智能团队都占据第一位。去年,还有三项技术论文入选另一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M Multimedia,涉及交通事故识别、人流轨迹判断、交通数据样本等研究领域。
阿里巴巴机器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华先胜表示,通过普通的摄像头,城市大脑能够读懂各种车辆及行人的运行状态和轨迹,这一视频数据处理的规模全球罕见。城市大脑的应用场景是许多技术研究的起点,研究成果也将帮助到城市大脑落地,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登月计划”。
华先胜是ET城市大脑视觉智能负责人,此外还是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是视觉识别和搜索领域的国际级权威学者。
此次CVPR上,华先胜做了两次主题报告演讲,详细阐述了城市大脑背后的视觉技术,最终实现全面、实时、全量地优化决策、预测和干预。目前已推出天曜、天鹰、天机这三大视觉技术产品及天擎这一大规模视觉计算平台,解决交通事件实时感知、行人识别、车辆行人流量预测问题。
全球权威咨询与服务机构Forrester曾发布《New Tech: Computer Vision Software For AI In China, Q1 2018》报告,对国内机器视觉厂商进行了一轮全面评估,阿里云被选入最强阵营。
作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未来ET城市大脑还将向与城市治理有关的全部生态参与者开放平台上的AI能力,引领技术孵化和产业发展,更好地改善城市管理模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产生幻觉的根本原因:AI就像面临难题的学生,宁愿猜测也不愿承认无知。研究发现,即使训练数据完全正确,统计学原理也会导致AI产生错误信息。更重要的是,现有评估体系惩罚不确定性表达,鼓励AI进行猜测。研究提出了显式置信度目标等解决方案,通过改革评估标准让AI学会诚实地说"不知道",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指明方向。
字节跳动AI实验室提出"逆向工程推理"新范式,通过从优质作品反推思考过程的方式训练AI进行创意写作。该方法创建了包含2万个思考轨迹的DeepWriting-20K数据集,训练的DeepWriter-8B模型在多项写作评测中媲美GPT-4o等顶级商业模型,为AI在开放性创意任务上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ByteDance Seed团队开发的UI-TARS-2是一个革命性的AI助手,能够通过观看屏幕并用鼠标键盘操作电脑,就像人类一样完成各种任务和游戏。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数据飞轮"训练方法,在多项测试中表现出色,游戏水平达到人类的60%左右,在某些电脑操作测试中甚至超越了知名AI产品,展现了AI从对话工具向真正智能助手演进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