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018世界移动大会期间,中国联通与华为在上海嘉里中心举办5G战略签约联合发布会,对外宣布了双方在5G创新领域携手共进的战略共识。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邵广禄,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此次战略合作签署是继2016年双方进行5G和物联网战略签约后,针对5G专题的持续深度合作。在双方领导的见证下,中国联通网络发展部副总经理曲保忠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通系统部部长高翔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5G领域的业务创新优势,并聚焦5G端到端技术验证、垂直行业伙伴合作、5G生态圈构建、5G业务孵化和示范推广等领域,展开重点创新合作。
中国联通方面表示,期待与华为一起推进5G技术验证和标准,共同合作培育和催熟5G产业链,深化合作,共同打造“网无界、共精彩”的5G匠心网络,和华为一起为企业和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华为公司方面表示,5G应用以及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对运营商和华为都是巨大的机会,华为将不遗余力持续推进与联通的战略合作,实现双方战略共赢!
此外,本次发布会上,双方联合发布了面向5G演进的室内数字化白皮书,从业务、网络、频谱、用户等维度,分析了5G室内网络部署面临的挑战,剖析了5G室内网络演进的驱动力,并给出了5G室内网络演进目标,关键技术要素等,共同推进5G数字化室分产业链走向成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