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拉开帷幕。中国移动作为参展单位,围绕5G、物联网、行业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展示了最新技术和产品。展馆位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S2馆009展位、N1馆283展位。
如今重庆已是最热门的网红旅游地,无论是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还是现实版《千与千寻》的洪崖洞,无不是网友们的打卡景点。在现场,中国移动依托无人机与5G网络等技术,360度全景航拍,将旅游与VR结合,体验者在展区内便能看到武隆仙女山的美景,体验到“远也苍苍,近也茵茵,甚似梦中”的畅快旅游新体验。此外,在安防无人机远程操控人工智能视频处理平台上,可以看到远在上海的外场无人机拍摄的多路4K高清监控视频,通过上海现场的控制终端对无人机进行起飞、降落、安防目标跟踪等5G网络超视距控制,全方位体验5G立体安防监控系统。
远程驾驶如何实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此次智博会中国移动展区的5G远程驾驶区域体验馆,远程驾驶员将车辆操控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至外场车辆,对外场车辆进行远程控制;外场车辆传感器采集的实时路况数据通过5G网络回传至主展区现场的驾驶模拟器和六个大屏幕中,充分体现了5G车联网极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及大带宽的特性。
科幻电影《钢铁侠》中,钢铁侠除了贾维斯和星期五两位AI管家外,还有一位机器助手——小笨手。小笨手能帮助钢铁侠实现简单的机械组装等工作,而此次在中国移动展区将有5G机械臂亮相,通过5G网络将签字信息传送给机械臂,机械臂同步在纸上书写出签名,5G网络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一目了然。
在行业信息化应用展区,通过“智慧城市”、“智能硬件岛”、“智慧交通”、三大沉浸式场景展现各行业智慧解决方案及标杆典型案例:运用互动桌面和垂直屏幕打造的“智慧城市”场景,让观众通过互动逐一体验15个具体的行业应用案例;4组“智能硬件岛”采用透明屏箱体设计、半开放式展示,让智慧科技触手可及;“智慧交通”场景通过沙盘演示,让参观者感受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的传输优势打造的智慧交通出行新生活。
在智慧家庭体验区,中国移动为观展者呈现一个全宅智能整体解决方案,用户通过和家亲APP连接智能家居的云平台,可关联家中的全部设备,“业务+终端+入口+平台+统一协议”五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将全方位满足安全、智能、舒适、高效的家居生活需求。目前已引入智能安防,节能控制,环境监控和健康生活等八大类产品,不论有多少设备,用户均通过和家亲APP就能够实现一键管控,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
展会期间,中国移动还将于8月24日上午9点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发布“赋能智慧产业·添彩云上生态”为主题的移动云产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