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使用百度地图导航的你,听到系统自动语音提示“附近将有救护车经过,请注意让行”的时候,千万别慌,这只是提示你后方1.5公里内有急救车,请你避让,为生命留出宝贵的通道。从急救车位置上传到为司机播报提醒,百度地图已将这一系列响应过程缩短至1秒。
今年11月15日上线的百度地图“急救车让行播报”功能,在北京、江西九江两地率先落地使用,北京更是予以了高度重视,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倡导下,百度地图、120北京急救中心、北京999急救中心、北京依众公益基金会于12月20日共同出席并签署战略合作,呼吁“为爱让行”。
(从左依次:百度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刘玉亭、120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北京999急救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刘秀华、北京依众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赵晖)
在此合作的基础上,百度地图全方位接入北京120、999急救车相关的权威数据,并将此数据对接入百度地图鹰眼平台,以实现对“急救车轨迹”的实时追踪,极大提高了播报范围的准确性。百度地图鹰眼轨迹服务是集轨迹追踪、轨迹存储、轨迹处理与查询的一套完整轨迹管理开放服务。通过覆盖多平台的SDK、API以及强大的云端服务,能够帮助开发者迅速开发人员和车辆轨迹追踪系统。
百度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刘玉亭在现场表示:“急救车承载着生命,务必分秒必争。此次能够与权威部门一起,在第一时间为急救车附近的车主传递信息,全力为急救患者打通一条‘生命通道’,这是沉甸甸、责任重大的举措。该功能自上线以来不断优化,如今响应时间已缩短至1秒。”同时他还说到,“相信在未来,百度地图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平台的连接作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百度地图积极利用自身科技和平台优势,联动每位用户传递正能量的行为,赢得社会各界的“点赞”。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救车就是这场战争的“先遣部队”。针对“急救车通行难题”,社会各方都在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百度地图作为连接亿万用户的地图行业“领航人”,以融合科技的创新模式,为解决急救难题提供了有益的示范样本。未来,百度地图还将争取在更多城市落地该功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联动更多用户发挥更大的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产生幻觉的根本原因:AI就像面临难题的学生,宁愿猜测也不愿承认无知。研究发现,即使训练数据完全正确,统计学原理也会导致AI产生错误信息。更重要的是,现有评估体系惩罚不确定性表达,鼓励AI进行猜测。研究提出了显式置信度目标等解决方案,通过改革评估标准让AI学会诚实地说"不知道",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指明方向。
字节跳动AI实验室提出"逆向工程推理"新范式,通过从优质作品反推思考过程的方式训练AI进行创意写作。该方法创建了包含2万个思考轨迹的DeepWriting-20K数据集,训练的DeepWriter-8B模型在多项写作评测中媲美GPT-4o等顶级商业模型,为AI在开放性创意任务上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ByteDance Seed团队开发的UI-TARS-2是一个革命性的AI助手,能够通过观看屏幕并用鼠标键盘操作电脑,就像人类一样完成各种任务和游戏。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数据飞轮"训练方法,在多项测试中表现出色,游戏水平达到人类的60%左右,在某些电脑操作测试中甚至超越了知名AI产品,展现了AI从对话工具向真正智能助手演进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