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科普达人、科普小能手,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关于举办2019工业和信息化科普讲解选拔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欢迎科普工作者、兼职科普讲解人员或科学传播爱好者前来参赛。
《通知》显示,本次比赛内容分为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和科技常识问答三个环节。自主命题和随机命题讲解内容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主。
自主命题讲解时间为4分钟,由选手自行确定一个科普内容命题进行讲解,可通过表述设定场景和对象,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进行讲解。
随机命题讲解时间为2分钟内,考核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相关问题的个人见解,候选命题为看图讲解,共20张图片,具体内容由选手现场随机抽取。
科学常识问答每题限时10秒钟,主要考察选手的科学素养与知识水平,比赛时由选手随机抽取两道题目进行问答。
本次科普讲解选拔赛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技术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消费联盟联合承办。《通知》显示,本次赛事将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的时间为5月23日(周四)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新主楼第二报告厅举行;决赛时间为5月23日(周四)下午,地点不变。
当然,自命主题的选手需要事先将视频作品提交给组委会。《通知》要求,自命主题讲解视频(4分钟,含自我介绍20秒)刻录光盘。PPT(可配有背景音乐)须为WPS、OFFICE、2010等通用版本,画面比例16:9,PPT第一页无动作无声音,PPT中若插入视频需使用WMV格式。
若选手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组委会联系gxkpjjds@qq.com。
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千万不要错过这次的机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
谷歌DeepMind发布突破性AI规划技术,让机器人学会像人类一样进行"情境学习"规划。该技术通过Transformer架构实现了快速适应新问题的能力,在迷宫导航、机器人控制等测试中表现优异,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标志着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重要一步。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ZARA系统,这是首个零样本运动识别框架,能够在未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识别全新的人类活动。该系统集成了自动构建的知识库、多传感器检索机制和分层智能体推理,不仅实现了比现有最强基线高2.53倍的识别准确率,还提供清晰的自然语言解释,为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护等应用领域带来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