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科普讲解选拔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按照部党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普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传播科学思想,注重激发创新活力,积极营造重视科普、鼓励科普、支持科普的良好氛围。
此次选拔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消费联盟联合承办,分为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科技常识问答和评委问答四个环节。来自部属单位、部属高校和部分企业的参赛选手们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解。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仲敏、秦梦阳、尧仕杰3名选手脱颖而出,将组成工业和信息化部代表队参加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选拔赛。比赛邀请了原中国科技馆副巡视员、研究员王恒,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高宏斌,中国科协创新环境研究所管理学博士刘向东,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赵以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闻新,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礼仪顾问纪亚飞担任评委。
大赛合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