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跨国食品和饮料公司雀巢近日宣布了一项试点项目,该项目使用区块链分布式分类帐技术,使客户能够从农场到餐桌跟踪食物。
该试点项目旨在为公司、零售店及其消费者带来供应链透明度,该项目目前正在与OPENSC合作进行。
OPENSC由野生动物保护组织WWF-AUSTRALIA和波士顿咨询集团数字风险投资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DIGITAL VENTURES)共同创建,它开发了一个平台,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提供独立验证供应链数据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的能力。使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从采收、加工、装瓶和运输在内的每一步,以及有关食品来源和安全的其他重要数据。
雀巢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运营主管MAGDI BATATO表示:“我们希望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做出明智的决定——选择负责任的产品。而开放式区块链技术也许能够让我们以可访问的方式与消费者分享可靠的信息。”
据了解,最初的试点计划将使用区块链技术跟踪来自农场和乳制品生产商的牛奶,以及新西兰农场运输到雀巢位于中东的工厂和仓库。之后,该技术将测试对美洲生产的棕榈油进行跟踪。
作为IBM FOOD TRUSTCONSORTIUM的零售食品分销商之一,雀巢一直致力于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供应链管理并确保食品安全。
该计划使用区块链技术跟踪食品和饮料在供应链中的信息,以提高透明度,对食源性疾病提供卓越的监测,并使召回和回溯可能受到污染的批次变得更加容易。
今年4月,雀巢首次通过区块链数据,在法国为消费者提供了查看MOUSLINE PURÉE食品信息的机会。消费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扫描食品包装盒上的快速响应或者二维码,查看产品从雀巢工厂到家乐福商店之间整个流程的信息。雀巢和家乐福都是IBM FOOD TRUST网络的成员。
雀巢尽职采购全球负责人BENJAMIN WARE表示:“这种开放的区块链技术将允许世界各地的任何人查看我们尽职采购的事实和数据。”他表示:“我们相信这是雀巢今年2月宣布的全面披露供应链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提高了全球透明度和尽职生产的标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