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10月28日 北京消息:高通今日宣布,联合广泛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展示安全可靠的蜂窝车联网(C-V2X)直接通信技术已经商用就绪,将为2020年中国C-V2X的商用部署铺平道路。联合30余家领先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高通参加了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期间于上海举行的中国首次“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的C-V2X应用展示。此次应用展示,彰显了C-V2X技术在预防行驶事故如车辆碰撞方面的能力。

“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的C-V2X“四跨”应用展示
参加此次应用展示的汽车制造商包括: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上汽大众、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福特汽车、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北汽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阿利昂斯和蔚来汽车;参加展示的汽车通信方案供应商包括:联创汽车电子、星云互联、万集科技、金溢科技、东软汽车电子、东软睿驰、延峰伟世通、均胜车联、中移物联网、亿咖通科技、雄狮科技、Savari、Cohda Wireless、华砺智行、移远通信、中兴通讯和高新兴物联;以及安全平台厂商国汽智联和大唐电信集团。
本次测试的大部分演示整车和车载单元(OBUs)装置均采用了Qualcomm® 9150 C-V2X芯片组解决方案,通过高性能的车对车(V2V)以及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支持一系列智能互联驾驶辅助应用。
此次互操作性测试的四类V21演示场景包括:安全限速预警、道路危险状况提示、闯红灯预警和绿波车速引导和弱势交通参与者提醒。三类V2V演示场景包括:前向碰撞预警、盲区提醒和故障车辆预警。同时还展示了四类安全机制验证场景,包括伪造限速预警防御、伪造红绿灯信息防御、伪造紧急车辆防御和伪造前向碰撞预警防御。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表示:“联盟一直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通过整合跨行业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我们很高兴看到高通积极参与此次的多跨应用展示,携手产业链企业进行C-V2X技术的实验验证。C-V2X的应用能够提升车辆的安全和行驶效率,支持自动驾驶的实现。联盟希望携手包括高通在内的更广泛产业链企业一起,加快推动C-V2X的商用落地。”
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Nakul Duggal表示:“中国一直是C-V2X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之一,高通很高兴能够通过本次互联互通应用展示,联合广泛的中国汽车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加速C-V2X的商用部署。我们相信,包括C-V2X、5G、AI在内的前沿技术创新将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走在汽车行业的最前端。我们期待和中国汽车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启安全、高效、智能的未来出行新纪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