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S2020上,我参加的第一个媒体发布会的就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拜腾。在发布会上,拜腾发布了首款车型M-Byte,定价为45,000美元,合人民币约31万元。
拜腾诞生于传统汽车产业巨变前夜,其相信汽车不仅仅是出行工具,而是一个智能移动生活空间——“第四空间”。为此,拜腾从一开始就打破了传统汽车架构设计,M-Byte搭载全球首创的48英寸BYTON Stage全面屏,是量产车上迄今为止最大尺寸的车载屏幕。在此基础之上,拜腾围绕安全、愉悦、共享三大原则开发了创新的人车交互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语音、人脸识别、隔空手势和实体按键五维交互方式与车辆进行互动。
为满足智能互联时代消费者对于车内数字体验的期待,拜腾从一开始就邀请合作伙伴一起“实现真正吸引人的交互”。目前已经与Xperi、Access、Accuweather、Aiqudo、CloudCar、Road.Travel等公司展开合作,开发用于娱乐、健康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服务。
重要的是,拜腾还联手全球媒体巨头ViacomCBS等重要合作伙伴,将视频内容和其他服务带入到了M-Byte的48英寸环绕式数字仪表板上。
拜腾表示,拜腾智能电动汽车平台基础上开发的第一款产品M-Byte已经进入试生产,首台工装件M-Byte已于2019年10月正式下线,11月开始相关试验,其他工装件车辆的生产及试验工作,也正按照计划进行中。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