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达到2230384例。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日境外输入累计确诊病例1587例,现有确诊病例811例(含重症病例44例)。
随着境外输入疫情压力增加,“外防输入”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各地进行口岸防控、检验检疫、登记排查的工作中,防疫工作人员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语言是他们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世界智能大会的合作伙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智能语音技术领域的优势,为防疫一线提供翻译设备,不仅能够高效准确地实时翻译出英、日、韩、法、俄等语言,还支持离线翻译,有效解决了小语种沟通的难题。
在天津,由于承接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分流任务,“外防输入”压力骤增。自3月21日零时至4月12日24时,共有35架次入境进京航班飞抵,天津机场共排查机上乘客10282人,是所有第一入境点机场中最大。科大讯飞向天津防疫部门捐赠的讯飞翻译机,大大提高了与外籍人员的沟通效率,成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手中的又一件防疫“利器”。
在深圳,福田区香蜜湖街道的辖区内共居住来自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45个国家的1698名外籍人士。福田区政数局将讯飞翻译机变成抗击疫情的重要帮手,由于能够对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常用语言进行翻译,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借此使排查沟通工作更加顺畅。
科技让我们摆脱语言沟通障碍,齐心协力抗击疫情,这正是人工智能的价值在战疫中的真实显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