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因世界智能大会与天津结缘,或许参加大会时还是天津的客人,但现已落地天津,成为天津的主人。世界智能大会的朋友,天津市发展智能科技产业的中坚力量。
【360——周鸿祎:新基建需要同步建设安全基建】
新基建背后是全面数字化。我对新基建的理解是数字化基建,一方面运用的技术是MABCDE,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数字化的融合,用三句话概括分别是:软件定义世界;一切皆可编程;万物需要互联,数据驱动一切业务。
网络安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它已经全面影响了政治安全、国防安全,包括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工业生产的安全、金融的安全、社会安全、城市安全以至于人身安全。
未来360继续在天津加大安全大脑的建设和投入,继续深耕安全运营和安全能力服务,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安全合作伙伴,为大家能够快速前往数字化提供保护。
【联想——杨元庆: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 实现智慧经济加速发展】
2017年与天津市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把天津作为联想面向未来的转型业务发展聚集地,其目标是要成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典范企业。
通过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驱动的智慧经济,促进消费增长,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在后疫情时代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要大力发展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恰逢其时。“新基建”既是先进的智能科技,又是赋能智慧经济的基础设施,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企业市场。“新基建”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将为中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带来深刻的产业变革。
【TCL——李东生:智能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升级方向】
如果说过去十年,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是信息经济,那么未来十年,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诞生的就是智能经济。
在这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很欣喜看到许多中国高科技企业展出了代表智能产业尖端技术成果的最新产品。期待中国企业能够抓住智能经济带来的升级契机,从以往的技术跟随者转变为智能技术的引领者,当好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为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作出更大贡献。
TCL未来将把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重心放在天津,配合在天津建设TCL北方产业总部的计划,加快在天津地区智能产业的发展。
【紫光云——赵伟国:智能世界的数字产业基础】
智能数字世界最基础的东西是集成电路、是芯片,再往上是跑在上面的软件、硬件、通讯协议。中国要在基础的科技领域建立起强大的产业基础,他认为,“高科技的粮食应当放在自己的碗里”,紫光做的就是为智能世界种粮食、种菜、提供肉制品。
大会期间,紫光云全国总部正式落户天津,将不断努力奋斗,为带动中国整个数字产业,特别是基础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麒麟软件——孔金珠:麒麟遨天,智创未来】
新基建包含三个层次的网络,即以5G为核心的信息网,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网,以高铁、城轨为核心的交通网。新基建不仅体现在技术高,还可以在信息领域上补短板。新基建最核心的是信息网,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中国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而软件企业则可在新基建中获得动能,也能为其发展赋能。
麒麟软件将立足人工智能、移动计算、云端互联等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为新基建打造安全底座,遵循功能、性能、安全、可靠四大指标,塑造一支规模逾万人的自主操作系统团队,为实现国家操作系统跨越式发展、打造安全的信息技术体系、驱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新引擎提供重要支撑。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将于2021年5月20日至23日在天津举办。大会将举行开闭幕式、高峰会、平行论坛、智能科技展、赛事、智能体验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诚邀您参与世界智能大会,与我们共襄盛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
谷歌DeepMind发布突破性AI规划技术,让机器人学会像人类一样进行"情境学习"规划。该技术通过Transformer架构实现了快速适应新问题的能力,在迷宫导航、机器人控制等测试中表现优异,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标志着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重要一步。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ZARA系统,这是首个零样本运动识别框架,能够在未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识别全新的人类活动。该系统集成了自动构建的知识库、多传感器检索机制和分层智能体推理,不仅实现了比现有最强基线高2.53倍的识别准确率,还提供清晰的自然语言解释,为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护等应用领域带来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