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旺
来源 | 科技行者
在今年9月的外滩大会上,蚂蚁数科对外解读了当下的“ABC”业务架构(AI服务、区块链服务、云服务),这之中,行业关注度最高的是AI。
尤其是在支小宝、蚂小财、AI健康管家发布后,大家对于蚂蚁数科如何就AI技术进行深入布局也更加关注。
在近日蚂蚁数科的战略升级发布会上,蚂蚁数科副总裁余滨指出,“AI不是一次革命,更多是一次全面升级,是一次革新。”
同样是在这次发布会上,蚂蚁数科对外官宣了以AI全面升级云服务产品矩阵,并推出新算力、新应用、新交互、新经营“四新”战略。
那么,在产品升级中、“四新”战略下,蚂蚁数科有怎样的AI解题思路?
如何做好“Cloud+”?
蚂蚁金融云2015年面世,最初是将源于蚂蚁自身沉淀的技术经验从服务蚂蚁自身的支付宝业务,转向服务于行业。
先在蚂蚁集团内部使用,再对外开放服务于行业客户,这也是蚂蚁集团双轮驱动战略的由来。
对于蚂蚁云技术团队而言,这样对内对外进行云基础设施服务的经验,更重要是价值是为他们随后做“Cloud+”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曾经的支付宝数字行业事业部总经理和如今的C+业务负责人,余滨将蚂蚁云服务业务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在2019年之前,蚂蚁云服务团队从云计算基础设施起步,不断强化蚂蚁金融云的服务能力,直到让蚂蚁金融云成为金融行业的标准产品;
在2019年之后,蚂蚁云产品更加强调“云金融”、“Cloud+”理念,蚂蚁如今的拳头云产品SOFAStack正是更贴近蚂蚁内部实际需要和外部客户需求,通过云计算、隐私计算等技术将“+”做到极致的一款产品。
余滨告诉我们,“如今走出云基础设施圈层的蚂蚁数科,不再囿于云资源,从本质上摒弃了卖更多云资源或产品给客户的基因,而是从技术服务层面考虑如何让客户通过更少的资源投入做好云服务,让维护更简单,也更兼顾当下的异构环境。”
蚂蚁正是在这样的内部组织和业务调整中,不断思考如何将“Cloud+”中的“+”做到极致,来一步步扫清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重阻碍。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蚂蚁数科的云产品已经从金融行业的标准产品,逐渐进入到能源电力、制造、交通等更多行业,在进入到更多行业、服务更多客户过程中,余滨将蚂蚁数科“Cloud+”中的“+”总结为三大核心能力:
第一,端云协同,为了帮助企业构建一个高效的IT基础设施,企业可以基于这样的基础设施构建APP、小程序等各种端并在这些端上开展业务,蚂蚁数科研发了SOFAStack、mPaaS等产品,帮助客户实现端云协同;
第二,多云多芯,当下企业不仅面临多云异构环境,也面临着多芯片算力的异构环境,蚂蚁数科这些年在多云多芯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做适配工作;
第三,全域增长,当企业完成IT基础设施构建并开始开展业务后,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基于此获得用户增长,蚂蚁数科希望将过去多年在互联网业务上的用户增长经验产品化,并基于此对外提供服务能力。
端云协同、多云多芯、全域增长已经成为如今蚂蚁数科“Cloud+”三大核心能力,基于这样的核心能力,蚂蚁数科开始服务更多行业。
与此同时,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来袭,他们也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
在人工智能时代,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蚂蚁数科到底能做些什么?
企业数智化四大难题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让IT基础设施开始面临新的挑战,而IT基础设施的重构,也为软件产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本就在行业中的蚂蚁数科自然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基于过去9年服务客户的经验,余滨看到了当下企业面临着四个典型需求:
第一,基础资源需求大,大模型带来的灵活、弹性、高效的云上算力需求,让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构建自己的算力中心,这样的算力需求已经远远大于传统IT基础设施时代的需求,与此同时,异构算力也开始成为很多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第二,构建应用门槛高,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中落地应用却成了一个难题,以应用构建为例,以往传统应用构建逻辑已经不再完全适合,未来传统意义上的应用甚至会逐渐消亡,而AI原生应用的构建门槛现在依然很高。
第三,上线运营难度大,随着交互形式多样化和终端形态碎片化,以往基于统一平台的运营模式开始走向分布式网状运营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提升难度会越来越大。
第四,增长成效不显著,也是在终端、渠道和市场碎片化的趋势下,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为企业带来真正的用户增长变得至关重要。
面对这样的需求,蚂蚁数科在10月17日的战略升级发布会上正式官宣发布全新的AI PaaS平台,基于新算力、新交互、新应用、新经营四大战略,推动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
余滨告诉我们,“从产品维度来看,AI不是一次革命,更多是一次全面升级,是一次革新。”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在成长过程中依然需要考虑如何将以往成果延续下来,基于以往业务进行AI升级,这是蚂蚁数科看到的行业需求,也是此次面向人工智能领域进行AI升级的原因。
从云到端的AI原生
在人工智能快速席卷全球后,AI原生开始成为一个新趋势。
也是在数据成为企业新型生产要素,企业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时,AI PaaS变得越来越重要。
蚂蚁数科云原生事业部总经理王磊称,“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时,背后是在线业务从原来封闭信息系统架构向开放式互联网分布式架构和智能化架构转变的过程,蚂蚁数科的AI PaaS平台不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而是为了应对企业在线业务和在线系统智能化需求。”
而在蚂蚁数科全新的AI PaaS平台之下,蚂蚁数科分别针对端智能、平台智能、经营智能三方面,对蚂蚁mPaaS、SOFAStack、蚂蚁摩斯三大产品进行了智能化升级。
余滨告诉我们,“在蚂蚁数科内部,我们会很直接地通过mPaaS+AI、SOFAStack+AI、Morse+AI来构建新产品线。”
就mPaaS而言,蚂蚁数科是从交互智能化、端运营智能化、全终端智能化三个方面来实现mPaaS+AI。
以全终端智能化为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APP、小程序、数字人等软件形式的出现,以及智能传感器、智能手表等硬件形式的丰富,如何通过一次应用开发,实现多终端适配应用就成了未来在应用开发层面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正是mPaaS+AI要解决的问题。
就SOFAStack而言,蚂蚁数科正在推动SOFAStack从云原生过渡到AI原生,具体会通过智能研发、智能应用、智能运维三方面,分别从提升研发效率、降低风险防控难度、提供智能助手来实现SOFAStack+AI。
就Morse而言,面对未来分布式网状化运营趋势和公域、私域混合运营趋势,蚂蚁数科利用隐私计算技术、智能化能力和互联网运营能力构建了全新的摩斯营销科技平台,帮助客户做好用户和业务增长。
在余滨看来,“如果将蚂蚁数科全新升级的AI PaaS平台比作人体,SOFAStack就是人体的骨骼,它可以让我们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科技能力;mPaaS是人体的皮肤,它可以让我们对外提供的客户服务交互形式更亲切;Morse则是人体的血液经络,我们可以借助隐私计算和智能化技术,让企业内部数据和多方异构来源的用户更好地流通、高效计算,从而全方位提高用户增长和业务增长的效率。”
这样的AI PaaS平台升级,这样的AI产品重塑,也正是蚂蚁数科“C+”的AI解题思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