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一场百亿级的利益重塑:OpenAI要上市,微软这道坎怎么跨?

一场百亿级的利益重塑:OpenAI要上市,微软这道坎怎么跨?

2025-05-12 18:29
分享至:
----..---.-...-/--...-.-......./-...-....-..--../-............-.- ----..---.-...-/--...-.-......./-...-....-..--../-............-.- ----..---.-...-/--...-.-......./-...-....-..--../-............-.- ----..---.-...-/--...-.-......./-...-....-..--../-............-.-
2025-05-12 18:29 于佳卉

AI领域的风云变幻从未停歇。站在浪潮之巅的OpenAI,正谋划着公司成立以来最根本的一次转型——为未来的首次公开募股(IPO)铺路。然而,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似乎正被它最重要、也是最强大的伙伴——微软——牢牢“看守”着。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OpenAI 与微软,这对一度被视为AI时代最佳搭档的巨头, 正在进行一场谈判,修订双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作条款。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合作调整,而是一场涉及数十亿美元投资、未来技术控制权,甚至触及AI发展底层逻辑的高风险谈判。

从非营利到IPO:OpenAI的“变身”

故事要从头说起。OpenAI 最初以非营利研究实验室的身份创立,带着“造福全人类”的理想光环。直到2019 年,为了获取庞大的计算资源和资金支持,他们成立了营利性子公司“OpenAI LP”,并吸引了外部投资。微软正是在那时入局,首笔便投下 10 亿美元,随后更是追加至累计超过 130 亿美元。

这笔钱,不仅为OpenAI提供了烧钱搞研发的弹药,也让微软得以将OpenAI最先进的AI模型深度整合进自己的产品线中,一举扭转了其在AI领域的被动局面。双方在 2019 年签署的合同,不仅规定了微软的投资额,更细致地界定了其对OpenAI知识产权(包括模型和产品)的访问权限,以及一部分产品销售的收入分成。这份合同效力一直持续到 2030 年。

如今,OpenAI早已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其估值飙升至 2600 亿美元,野心也随之膨胀——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瞄准的是通用人工智能(AGI)。但追求AGI是个无底洞,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投入。OpenAI急需撕掉“非营利色彩”,彻底拥抱资本市场,通过IPO募集到支撑其宏大愿景的资金。

为此,OpenAI计划将其商业部门重组为一种“公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的形态。这种结构在 Anthropic、马斯克的 xAI 等竞争对手中也有采用,它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名义上也要兼顾公共利益,但最核心的一点是,它能让OpenAI像一家标准的商业公司那样,向投资者发行股权。

是的,向投资者发行股权,这正是问题的关键。OpenAI 近期通过股权出售已募集了巨额资金,去年 10 月从软银、微软等投资者那里拿了 66 亿美元,今年 3 月又在软银领投下狂揽 400 亿美元。然而,OpenAI 原有的“利润上限”结构,根本无法支撑如此规模的融资并满足投资者的回报预期。一位接近OpenAI的人士坦言,在旧结构下募集 400 亿美元是“不可能实现的”,转型为更传统的营利性实体是“满足巨额融资更高层面的要求”。

百亿投资下的核心博弈:微软的关键要价

这就回到了与微软的谈判。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微软在OpenAI未来的股权结构中占据何种位置,是重组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便是微软那逾 130 亿美元的投资,在新公司中究竟能换取多少股权比例。

但这场谈判的复杂之处远不止于此。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正在探讨一个更具未来色彩的交换:微软愿意放弃其在新营利性实体中一部分股权比例的优先权,来换取什么?换取获取 Open AI 在 2030 年现有合同到期后开发的“新”技术的访问权。

这等于是一场用今天的“钱”和确定的“股权”,去赌和换取未来不可知、但可能颠覆一切的AGI访问资格。微软显然不愿冒在AI最关键发展阶段被OpenAI甩开的风险,即便这意味着在当下少拿一些纸面上的股权。而OpenAI则需要通过这种妥协,换取微软对其重组和上市计划的放行。

这种围绕未来技术的深度博弈,也揭示了这对伙伴关系中正在积累的紧张。多位直接了解两家公司关系的人士形容,双方关系“趋冷”。

当然,合作的基础依然存在。微软继续将OpenAI的技术整合进其Copilot等产品,并提供海量的Azure算力支持。但这并未阻止OpenAI羽翼渐丰后的独立性诉求。OpenAI正积极拓展自己的企业客户,直接与微软争夺市场;同时,它也在寻求软银、甲骨文等其他巨头合作,建立庞大的计算基础设施,那个野心勃勃的“星门”项目就是例证。

一位微软高级员工直言不讳地评价这种关系:“摩擦部分源于风格。OpenAI对微软的态度仿佛是说:‘给我们钱和算力,然后一边呆着去,坐好享受我们带来的旅程就行了。’这自然会带来紧张。老实说,这是一种糟糕的合作态度,显得很傲慢。”

另一位接近OpenAI的人士则表示:“微软仍然希望(这种转型)成功。情况还没到完全闹翻公开开战的地步。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但我们有信心能完成。” 这句话背后,既有现实的利益捆绑,也有谈判的策略考量。

IPO路上的多重障碍:理想、宿敌与外部压力

即便与微软的谈判能最终敲定,OpenAI迈向IPO的道路上依然荆棘密布。

最大的内部矛盾,来自其“非营利”的出身与“商业化”的未来之间的拉扯。尽管OpenAI在上周的调整中,保留了非营利董事会对公益公司的最终控制权(通过赋予董事会大量股权和董事提名权),但这并未平息质疑声。批评者认为,这种转型是将原本旨在公共利益的技术和潜在财富,转移给了少数私有个人和投资者。

最激烈的反对者莫过于前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已发起法律诉讼,试图阻止OpenAI的任何重组,其律师马克·托贝罗夫强硬地表示:“慈善机构仍在将其资产和技术转交给包括萨姆·奥特曼在内的个人,以获取私利,而将慈善机构在AI/AGI方面的实际工作都转移到了一个巨大的营利性公司。” 前员工佩奇·赫德利也表达了担忧,认为这将使AGI带来的巨大财富和权力“从公共利益重新分配给OpenAI的投资者”。

一场百亿级的利益重塑:OpenAI要上市,微软这道坎怎么跨?

埃隆·马斯克等人对OpenAI提起诉讼,阻止其转型为营利性公司。来源:Court Listener

除了内部的理想冲突和外部的法律挑战,OpenAI还需要通过监管这一关。其注册地特拉华州和总部所在地加州的监管机构,特别是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凯西·詹宁斯(Kathy Jennings),已经明确表示将审查OpenAI的公益公司方案,确保其符合特拉华州法律,并维护OpenAI的慈善宗旨以及非营利实体对营利性实体的适当控制。

如果无法成功转型为公益公司,业内人士警告称这将是“致命打击”。OpenAI将难以继续以当前规模募集资金,IPO更是无从谈起,这将直接影响其获取必要资源,与谷歌等科技巨头在AI竞赛中抗衡的能力。

哥伦比亚法学院教授多萝西·隆德(Dorothy Lund)的观点或许最能点破OpenAI的困境:“当你是一家使命驱动型公司,同时又需要投资者的资金时,你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她强调,OpenAI必须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小心翼翼地前行,“你希望投资者继续给你数十亿美元的巨额支票,所以你需要让他们满意。”

OpenAI与微软的这场百亿级谈判,以及它在公司结构转型中所遭遇的重重阻碍,不仅仅决定着一家明星AI公司的未来,更是AI时代理想、资本、控制权、监管等多方复杂博弈的生动缩影。在这场关乎未来AI方向的棋局中,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于佳卉

Erin
搜罗全网最新科技事件,做有态度的评论栏目。
推荐文章
  • ReplaceMe:通过线性变换给大语言模型"瘦身"的突破性方法
    2025-05-07 10:33

    ReplaceMe:通过线性变换给大语言模型"瘦身"的突破性方法

    现代大语言模型就像一栋拥有数百个房间的豪华大厦,每个房间(或称为"层")都执行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完成复杂的语言理解和生成任务。然而,这些模型的规模已经变得如此庞大,以至于只有拥有高端计算资源的机构才能负担得起它们的运行成本。这就像一辆耗油量极大的豪华跑车,普通人负担不起它的燃料费用。

  • FormalMATH:人工智能形式化数学推理的新标杆
    2025-05-07 10:32

    FormalMATH:人工智能形式化数学推理的新标杆

    想象一下,当你在解答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你不仅需要给出答案,还需要详细解释每一步推导的理由,不能有任何逻辑跳跃或假设——这就是形式化数学推理的严格要求。

  • Voila:开创真实自主交互与声音角色扮演新时代的声音-语言基础模型
    2025-05-07 10:29

    Voila:开创真实自主交互与声音角色扮演新时代的声音-语言基础模型

    想象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语音助手,比如Siri或ChatGPT。它们通常是这样工作的:你问一个问题,它回答,然后安静地等待你的下一个指令。这就像是一个只会被动回应的服务员,永远等待你的呼唤。而Voila团队认为,真正高级的AI助手应该更像一个时刻准备着的好朋友或队友,能够自然地融入你的生活节奏中。

  • RM-R1:让AI评估变得更明智——将奖励模型转变为推理工具
    2025-05-07 10:27

    RM-R1:让AI评估变得更明智——将奖励模型转变为推理工具

    想象一下,你正在参加一场料理比赛,有两位评委。第一位评委只给你一个分数,而第二位评委会详细解释你的菜品在口感、创意和技巧上的表现如何,然后才给出最终评价。显然,第二位评委的反馈对于你改进厨艺更有帮助。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正是秉持这一理念,开发了能像第二位评委那样工作的AI评估系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