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ByteDance抖音SAIL团队携手港中文发布全模态嵌入模型:SAIL-Embedding如何让机器真正"看懂"短视频世界

ByteDance抖音SAIL团队携手港中文发布全模态嵌入模型:SAIL-Embedding如何让机器真正"看懂"短视频世界

2025-11-20 10:39
分享至:
----..---.-...-/--...-.-......./-...-....-..--../-............-.- ----..---.-...-/--...-.-......./-...-....-..--../-............-.- ----..---.-...-/--...-.-......./-...-....-..--../-............-.- ----..---.-...-/--...-.-......./-...-....-..--../-............-.-
2025-11-20 10:39 科技行者

这项由ByteDance抖音SAIL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合作完成的研究发表于2025年10月,论文题目为《SAIL-Embedding技术报告:全模态嵌入基础模型》。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通过arXiv:2510.12709v1查询完整论文。

当你在抖音上刷到一个有趣的视频时,你的大脑会瞬间整合视频画面、背景音乐、人物对话和文字标题等多种信息,从而理解这个视频的内容和情感。但对于计算机来说,要同时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就像是让一个只懂中文的人同时阅读英语、法语和日语文章一样困难。SAIL-Embedding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机器也能像人类一样,将视觉、文字和音频信息融合起来,真正"看懂"短视频的世界。

在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上,每天有数十亿个视频被观看、分享和推荐。如何让推荐系统准确理解每个视频的内容,并将合适的视频推荐给合适的用户,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挑战,更是关系到用户体验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方法往往只能处理单一类型的信息,比如只看图像或只听音频,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永远无法获得完整的认知。

研究团队发现,现有的多模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三个主要困境。首先是模态支持有限,大多数现有方法只能处理图像和文字两种信息,而忽略了音频这个在短视频中极其重要的维度。这就好比看电影时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许多关键信息都会丢失。其次是训练不稳定,这些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科"现象,可能在处理某一种信息时表现很好,但在融合多种信息时就力不从心。最后是工业领域差距,许多模型在学术数据集上表现优异,但在面对抖音这样真实复杂的短视频内容时就显得水土不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AIL-Embedding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它不是简单地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拼接在一起,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演一样,能够协调视觉、听觉和文字等各种元素,创造出一个统一而丰富的理解框架。具体来说,这个模型能够同时处理视频画面、文字信息和音频信号,并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统一语言。

研究团队在数据构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收集了超过100亿个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这些数据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任务场景,比如根据用户行为寻找相似视频、根据搜索关键词找到匹配内容、以及给视频内容打标签等。就像训练一个优秀的翻译员需要大量不同语言的对照材料一样,训练这样一个全模态理解模型也需要海量多样化的数据支撑。

在技术创新方面,SAIL-Embedding引入了动态困难负样本挖掘技术。这个技术的核心思想类似于考试中的错题本策略。当学生做错一道题时,老师不会让他反复练习那些已经掌握的简单题目,而是会找出更多类似的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重点练习。同样,这个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会自动识别那些容易混淆的样本,并加强对这些"困难案例"的学习,从而提高整体的判断准确性。

另一个重要创新是自适应多源数据平衡技术。在训练过程中,不同来源的数据质量和特点往往差异很大,就像烹饪时需要根据不同食材的特性调整火候和调料比例一样。这个技术能够自动学习如何合理分配不同数据源的权重,而不是简单地将所有数据一视同仁地混合在一起。

SAIL-Embedding采用了多阶段渐进式训练策略,这个过程就像培养一个全才的过程。首先,模型需要在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上学习基础知识,建立对各种内容的基本理解能力。这就像让学生先接受通识教育,了解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模型会在更加贴近下游任务的数据上进行精细调优,类似于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对细微差异的判断能力,研究团队会构造一些困难的对比样本进行强化训练,就像让学生做一些高难度的练习题来提升水平。

在架构设计方面,SAIL-Embedding选择了以大语言模型为核心的融合框架。这个选择非常巧妙,因为大语言模型已经在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研究团队将视觉和音频信息通过专门的编码器转换成类似文字的"tokens",然后让大语言模型来处理这些融合后的信息。这就像让一个精通多种语言的翻译专家来处理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一样。

对于视觉信息的处理,模型使用了Vision Transformer作为主要架构,能够将视频帧转换成一系列视觉特征。但是,高分辨率的视频会产生大量的视觉tokens,这会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计算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引入了视觉感知器模块,这个模块就像一个高效的总结专家,能够将大量的视觉信息压缩成最关键的16个代表性tokens,既保留了重要信息又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音频处理则采用了CLAP模型,这是一个专门用于音频语言对齐的预训练模型。对于不同长度的音频,模型采用了灵活的处理策略。对于10秒以内的短音频,会通过重复和填充的方式标准化长度;对于较长的音频,则会分段处理后再聚合,确保无论音频长短都能得到一致的表示。

在融合阶段,所有不同模态的tokens会被连接成一个统一的序列,然后输入到大语言模型中进行深度融合。这个过程采用了双向注意力机制,让不同模态之间能够充分交互和影响,就像一个优秀的乐队指挥能够协调各种不同乐器产生和谐的音乐一样。

为了让模型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任务需求,研究团队设计了任务特定的指令模板。这些指令就像给模型提供了不同的工作说明书,告诉它在面对检索任务、分类任务或其他任务时应该如何处理信息。比如,在处理视频检索任务时,指令会明确告诉模型要寻找与给定视频主题相同的内容;在处理分类任务时,指令会要求模型根据视频内容给出合适的标签。

研究团队还特别关注了推荐场景的应用需求,开发了协作感知推荐增强训练策略。这个策略包括两个主要组件:序列到项目蒸馏和ID到项目蒸馏。序列到项目蒸馏让模型学习用户的历史观看序列,理解用户的兴趣变化和偏好模式。这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通过观察你平时的选择来了解你的喜好。ID到项目蒸馏则让模型学习推荐系统中已有的ID嵌入知识,将推荐系统的经验融入到多模态理解中。

在实验验证方面,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涵盖了21个项目到项目检索任务和9个查询到项目检索任务。这些任务覆盖了内容理解、搜索和协作感知等多个维度,就像给学生设计了一套全面的考试体系来检验其各方面的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SAIL-Embedding在几乎所有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在项目到项目检索任务中,模型在搜索和协作感知场景下表现尤为突出,相比传统的CLIP模型和基于VLM的方法都有明显优势。在查询到项目检索任务中,SAIL-Embedding也大幅超越了包括Doubao-Embedding和Qwen3-Embedding在内的多个强基线模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模型在真实推荐系统中的表现。研究团队将SAIL-Embedding部署到抖音的推荐系统中,在多个实际场景下都观察到了显著的用户体验提升。比如在抖音精选场景中,模型带来了7天生命周期增长0.158%和14天生命周期增长0.144%的提升。这些看似微小的数字,在抖音这样的大规模平台上意味着数百万用户体验的改善。

模型还支持将嵌入向量离散化为语义ID,这为推荐系统提供了更多灵活性。这些语义ID可以用于去中心化、召回、预排序和重排序等各个环节,就像为推荐系统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语言",让各个模块之间的协作更加高效。在抖音信息流排序模型中,使用SAIL-Embedding生成的匹配特征带来了0.08%的AUC提升。

为了验证各个技术组件的必要性,研究团队还进行了详尽的消融实验。结果表明,从BERT编码器升级到大语言模型融合框架带来了显著提升,采用双向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改善了性能,任务特定指令设计也贡献了重要的性能增益。数据多样性增强、COSENT损失函数和渐进式训练策略都被证明是有效的技术选择。

在协作感知推荐增强训练的效果验证中,研究团队观察到序列蒸馏和ID蒸馏都能有效提升模型的推荐相关性能。经过增强训练后,模型在多个一致性指标上都有明显改善,包括聚类一致性、排序一致性和双射对齐测试等,这表明模型确实学会了更好地整合内容理解和协作信号。

当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未来改进方向。首先,虽然模型在大多数任务上表现优异,但在某些特定的内容理解任务上仍有提升空间。其次,模型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高,在大规模部署时需要考虑效率优化。此外,如何更好地处理长视频内容和多语言场景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SAIL-Embedding代表了多模态理解向更加统一和实用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在学术指标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工业应用中验证了其价值。这种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成功转化,为整个多模态AI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SAIL-Embedding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荐体验的改善上。用户可能会发现抖音推荐的视频更加符合自己的兴趣,搜索结果更加准确,冷启动时的推荐质量也有所提升。虽然这些改进可能不会被用户直接感知,但它们确实在悄悄地提升着日常的使用体验。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展现了AI技术在理解多模态内容方面的最新进展。随着短视频、直播等多媒体内容的爆发式增长,能够综合理解视觉、听觉和文本信息的AI系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SAIL-Embedding的成功实践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案例。

说到底,SAIL-Embedding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多模态理解技术从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在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实现了工业级的稳定性和效率。这种平衡并不容易达到,需要研究团队在算法创新、工程实现和业务理解等多个维度的深度协作。正是这种全方位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真正服务于用户体验提升的可能性。

对于AI研究领域而言,这项工作也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首先是多模态融合需要考虑实际应用场景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将学术模型直接应用到工业环境中。其次是训练策略的重要性,合理的数据平衡、渐进式学习和任务特定优化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最后是评估体系的完善,需要建立既能反映技术水平又能预测实际效果的综合评估框架。

有兴趣深入了解这项研究的读者可以通过搜索论文编号arXiv:2510.12709v1获取完整的技术细节和实验数据。这篇技术报告不仅详细介绍了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分析和应用案例,是了解当前多模态AI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资料。

Q&A

Q1:SAIL-Embedding和传统的CLIP模型有什么本质区别?

A:SAIL-Embedding相比CLIP模型有三个主要突破:首先它支持视觉、文字和音频三种模态,而CLIP只处理图像和文字;其次它使用大语言模型作为融合核心,能够进行更深层的语义理解,而非CLIP的浅层特征对齐;最后它专门针对推荐场景进行了优化,集成了用户行为和协作信号的学习。

Q2:SAIL-Embedding在抖音推荐系统中具体是如何工作的?

A:SAIL-Embedding在抖音中主要提供两种功能:一是生成统一的多模态嵌入向量用于相似度计算和召回;二是将嵌入离散化为语义ID作为推荐模型的特征。它能够同时理解视频画面、背景音乐、用户评论等多维信息,帮助系统更准确地理解视频内容和用户偏好,从而提升推荐精准度。

Q3:普通开发者能否使用SAIL-Embedding技术?

A:目前SAIL-Embedding主要部署在ByteDance的产品中,研究团队发布了详细的技术报告供学术研究参考。虽然完整模型暂未开源,但论文中的方法论和训练策略为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指导,可以用于构建自己的多模态理解系统。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