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Google Glass在谷歌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引起轰动后,可穿戴设备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今年的CES展上,记者看到了不下百款的各种样式的可穿戴设备,下面就整理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款产品,让各位网友一饱眼福。(注:排名不分先后)
NO.1:奔驰智能手表
这款手表是奔驰与Pebble合作推出的产品,它要与iPhone连接(不支持Android系统),再通过iPhone跟汽车配对从而获得汽车的消息。
此外手表还会提醒车主路况信息,自定义3个按钮可以设置包括自动导航、启动Siri、遥控多媒体、危险路况等功能。
NO.2:Netatmo JUNE
可穿戴设备不仅要实用,而且还要好看。Netatmo公司推出的JUNE外形更像华丽的首饰,非常精致,而这也是一款针对女性研发的UV追踪手环。
它可以测量太阳光的强度和监控每日在阳光下的暴晒情况,提醒佩戴者即使防晒,避免皮肤在阳光下受到伤害,还可以将信息发给相关应用软件。
NO.3:PrioVR游戏体感套装
PrioVR公司推出的全新体感套装产品可以让用户体验同游戏中虚拟世界交互的乐趣,它无需摄像头与其他外设产品,用户穿上后就可以与游戏中的任务进行动作同步,反应速度很快。
NO.4:RunPhones
RunPhones是一款具有吸汗功能的头带,还将吸湿排汗头带和可拆卸耳机完美结合,喜欢边跑步边听音乐的你绝对不能错过。
NO.5:VUZIX M100
Vuzix的智能眼镜产品M100设备运行的是Android操作系统,可兼容数千款应用程序,还可通过智能手机上的专用APP来操纵,内置了多个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和指南针,M100还可以自由选择装在左边或者是右边。
NO.6:RIBX Ti-15
RIBX 公司推出的Ti-15的外形设计非常轻薄,重量仅有55g,和普通的手表相当,相比于现在大量臃肿的智能手机表,Ti-15不论是男生女生都可以方便佩戴,对于西装党也毫无压力。同时Ti-15竟然还提供给了一个SIM卡槽,这样手表就不需要依赖手机上网,自己就能够连接网络,可能是考虑到通讯的数据量不大,Ti-15提供的是2G GSM支持。
NO.7:中兴BlueWatch
中兴展出的智能手表BlueWatch有1.26英寸屏幕,有四个设置按钮,附带一个磁性电源连接器,和手机相连后可提供天气、闹钟、微博、微信、计步、找回手机等功能,中兴和中兴旗下子品牌Nubia智能手机均可以使用。
NO.8:索尼Smartband
索尼Smartband外观设计十分时尚,采用了元件+腕带的组合形式,整个腕带的核心部分是一块半指长的数据模块,该数据模块可以进行独立工作,腕带的作用仅仅是把模块固定在用户的身上。Smartband可以记录下用户的睡觉、工作、吃饭、运动、拍照等等生活轨迹。
NO.9:Wellograph Sapphire
Wellograph公司推出的Sapphire健康手表,可以实现心率监测和计步功能,还能对用户的运动进行监测功能。另外,它采用了金属设计,同时屏幕表面采用了蓝宝石材质,耐磨又精致。
NO.10:OrCam
OrCam这款产品是眼镜辅助设备,吸附在眼睛的框架上,可以通过摄像头读取视野中的事物,并且通过骨传导技术将其名称及部分属性语音播报给用户,不仅视障用户或者盲人能够获得一定的反馈,人脸盲们也能够消灭社交尴尬了。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