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及对金融科技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去中介、可信任、高度匿名与不可篡改的特征,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现代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维护金融稳定。从20世纪90年代有关创世区块的应用试验,国际和国内对区块链技术关注度持续上升,全球众多金融机构与企业积极开展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衍生的新型金融业态开始出现,区块链与金融的结合和应用进入新的阶段。
区块链技术天然契合于金融场景,在未来将会应用于越来越多的业务模式、服务场景、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业态发展带来更多影响。
2019可信区块链峰会将于2019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主办,科技行者协办。为进一步理解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环境和挑战,2019可信区块链峰会专门设立了区块链金融应用论坛,本论坛将邀请供应链金融组成员、金融组牵头单位(工银)、国际商会及其他金融企业,共同探讨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践经验,分享行业挑战与获得成果,共研行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一些技术手段可以突破传统金融模式的束缚,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更大能量。区块链技术具有弱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包容的特点,可以产生自信任的效果,解决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尽管在理论上,区块链技术能够给金融业带来变革。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其可操作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法定数字货币、支付清算、风险管理、直接融资等金融领域全面应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