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NVIDIA推出ChronoEdit:让AI图像编辑拥有物理常识的革命性技术

NVIDIA推出ChronoEdit:让AI图像编辑拥有物理常识的革命性技术

2025-11-03 18:48
分享至:
----..---.-...-/--...-.-......./-...-....-..--../-............-.- ----..---.-...-/--...-.-......./-...-....-..--../-............-.- ----..---.-...-/--...-.-......./-...-....-..--../-............-.- ----..---.-...-/--...-.-......./-...-....-..--../-............-.-
2025-11-03 18:48 科技行者

这项由NVIDIA和多伦多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发表于2025年10月,论文编号为arXiv:2510.04290v2。研究团队由Jay Zhangjie Wu、Xuanchi Ren、Tianchang Shen等多位学者组成,主要来自NVIDIA和多伦多大学。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通过该论文编号查询完整论文。

当你使用现在的AI图像编辑工具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想让图片中的机器人拿起一个苹果,结果AI却让苹果悬浮在半空中,或者让机器人的手臂扭曲成不可能的形状?这种现象在AI图像编辑中非常常见,因为现有的AI模型虽然能生成美观的图片,但缺乏对物理世界基本规律的理解。

NVIDIA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他们开发了一个名为ChronoEdit的新系统,这个系统就像是给AI配备了一副"物理眼镜",让它在编辑图片时能够遵循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

ChronoEdit的核心创新在于将图像编辑重新定义为视频生成问题。研究团队意识到,视频生成模型天然具备时间连续性的理解能力,能够确保前后帧之间的物体保持一致性和合理性。基于这个洞察,他们将原始图片和编辑后的图片分别作为一个短视频的第一帧和最后一帧,让AI通过"想象"中间过程来实现更加合理的编辑。

这种方法的妙处在于引入了"时间推理"机制。当你要求AI编辑一张图片时,ChronoEdit不会直接从原图跳跃到结果图,而是会在内部构建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就像你要求一个人演示如何拿起桌上的杯子,他不会让杯子瞬间出现在手中,而是会展示伸手、接触、抓握、提起的完整动作序列。

为了训练这个系统,研究团队精心收集了140万个视频片段,涵盖了各种真实世界的动态场景。这些视频包括静态摄像头拍摄的动态物体、自动驾驶场景,以及机器人操作等多种情况。通过学习这些真实的物理交互过程,ChronoEdit获得了对物理世界运作规律的深度理解。

一、重新定义图像编辑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图像编辑AI就像一个只会照着样本画画的学生,它们通过大量的图片对比学习如何修改图像,但缺乏对变化过程的理解。当遇到训练数据中没有见过的编辑要求时,这些AI往往会产生不合理的结果。

ChronoEdit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思路。研究团队将每一对编辑前后的图片重新解释为一个两帧的短视频。原始图片成为第一帧,编辑目标成为最后一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视频生成模型已有的时间连续性能力,确保编辑过程的合理性。

这种重新定义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方法是直接学习"A图片应该变成B图片",而ChronoEdit学习的是"A图片如何合理地变化成B图片"。这个"如何"包含了丰富的物理世界知识,比如物体不能瞬间移动、重力的作用、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等等。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研究团队对视频生成模型进行了巧妙的改造。他们调整了模型的时间位置编码,让输入图片固定在时间轴的起点,编辑目标固定在预定的时间点。这样,模型就能理解这两张图片之间存在时间间隔,需要通过合理的中间过程连接起来。

二、时间推理:让AI学会"思考"编辑过程

ChronoEdit最有趣的特性是它的"时间推理"能力。当你给出编辑指令时,系统不会立即生成最终结果,而是会先在内部"思考"整个变化过程应该如何展开。

这个思考过程通过"推理令牌"来实现。系统会在原始图片和目标图片之间插入若干个中间帧,这些中间帧就像是AI的"思考笔记",记录了它认为合理的变化轨迹。比如,当你要求"让机器人拿起桌上的苹果"时,AI会先想象机器人手臂移动、接近苹果、抓取苹果的完整过程,然后基于这个想象的过程生成最终的编辑结果。

这种推理机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约束解决方案的空间。没有推理过程的AI可能会生成各种奇怪的结果,比如让苹果直接出现在机器人手中,或者让机器人的手臂以不可能的方式弯曲。而有了时间推理,AI必须找到一个在物理上可行的变化路径,这大大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合理性。

为了平衡质量和效率,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两阶段的推理过程。在前几个去噪步骤中,系统使用完整的推理令牌进行思考,确定编辑的总体方向和结构。在后续步骤中,系统丢弃中间的推理令牌,只保留最终的目标帧进行细化。这样既保证了物理合理性,又避免了生成完整视频的巨大计算开销。

三、训练数据的精心策划

为了让ChronoEdit真正理解物理世界,研究团队花费了大量精力收集和整理训练数据。他们不仅使用了传统的图片编辑对,还特别收集了140万个高质量的视频片段。

这些视频数据被分为三个重要类别。第一类是静态摄像头拍摄的动态场景,比如人们在房间里走动、物体掉落等。这类视频帮助AI学习在固定视角下物体如何合理地运动和交互。第二类是自动驾驶场景,包括车辆行驶、行人穿行、交通灯变化等复杂的城市动态。第三类是动态摄像头拍摄的静态场景,主要用于学习视角变化的规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非常注重区分场景动态和摄像头运动。在图像编辑任务中,我们希望改变的是场景内容而不是观察角度。因此,他们在收集静态摄像头数据时,会在提示词中明确要求"摄像头在整个视频中保持静止",并使用专门的工具过滤掉摄像头不稳定的片段。

为了给这些视频生成对应的编辑指令,研究团队使用了先进的视觉语言模型。他们提取视频的第一帧和最后一帧,然后让AI模型描述两帧之间的主要变化,生成类似"机器人拿起苹果"或"汽车向右转弯"这样的编辑指令。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训练样本,为ChronoEdit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四、实际效果:从理论到应用

研究团队开发了两个版本的ChronoEdit:拥有140亿参数的ChronoEdit-14B和20亿参数的ChronoEdit-2B。他们还创建了一个快速版本ChronoEdit-14B-Turbo,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推理步骤从50步减少到8步,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

为了全面评估ChronoEdit的性能,研究团队在两个不同的基准测试上进行了实验。第一个是ImgEdit基础编辑套件,包含734个测试案例,涵盖添加、删除、修改、替换、风格转换等九种常见的编辑任务。第二个是他们专门创建的PBench-Edit基准,专注于评估需要物理一致性的编辑场景,包括烹饪、驾驶、机器人操作等271个真实世界交互场景。

在ImgEdit基准测试中,ChronoEdit-14B获得了4.42的总体评分,超过了所有开源竞争对手。特别是在需要空间和结构推理的任务上,比如物体提取和移除,ChronoEdit的优势更加明显。与规模相近的FLUX.1 Kontext相比,ChronoEdit在整体表现上领先0.90分,在提取任务上更是领先2.51分。

在更具挑战性的PBench-Edit基准上,ChronoEdit的优势更加突出。在动作保真度这个关键指标上,ChronoEdit-14B获得了4.01分,明显超过了Qwen-Image的3.76分和FLUX.1 Kontext的2.88分。当启用时间推理功能后,ChronoEdit-14B-Think的动作保真度进一步提升到4.31分,展现了时间推理机制的重要价值。

更有趣的是,研究团队展示了ChronoEdit的"思考过程"可视化。通过保留完整的推理令牌序列,他们能够展示AI是如何一步步构建编辑过程的。比如,当要求"在长椅上添加一只猫"时,AI首先想象长椅出现,然后猫从角落走出,最后跳上长椅。这种可视化不仅有助于理解AI的工作原理,也为调试和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洞察。

五、技术细节与创新突破

ChronoEdit的技术架构基于整流流模型,这是一种先进的生成模型框架。研究团队在预训练的图像到视频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改造和优化。

模型使用了分解的3D旋转位置编码来处理时空信息。通过将输入图片固定在时间轴的起点,目标图片固定在预定时间点,模型能够理解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这种编码方式让模型知道需要生成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合理变化过程。

在训练策略上,研究团队采用了图片对和视频的联合训练方法。图片编辑对提供了明确的输入输出关系,而视频数据则提供了时间连续性的监督信号。这种混合训练策略让模型既能理解编辑任务的要求,又能掌握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

为了提高推理效率,研究团队设计了分阶段的去噪过程。在高噪声的初始阶段,模型使用完整的推理令牌序列进行全局结构规划。在低噪声的后续阶段,模型丢弃中间令牌,只对最终目标帧进行精细化处理。这种设计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成本。

研究团队还应用了分布匹配蒸馏技术来创建快速版本。通过让学生模型学习教师模型的输出分布,他们成功将推理步骤从50步减少到8步,运行时间从30.4秒缩短到5.0秒,而质量损失微乎其微。

六、实际应用与未来展望

ChronoEdit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在需要物理一致性的场景中。在自动驾驶领域,它可以生成各种罕见但关键的交通场景,比如行人突然冲入马路、车辆紧急变道等,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更全面的训练数据。在机器人领域,它可以模拟各种操作场景,帮助机器人学习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安全有效地执行任务。

在内容创作方面,ChronoEdit为视频制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传统的视频编辑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和专业技能,而ChronoEdit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生成复杂的场景变化。更重要的是,生成的内容遵循物理规律,看起来更加自然真实。

研究团队也坦诚地讨论了当前的局限性。虽然ChronoEdit在物理一致性方面有了显著改进,但它仍然依赖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对于训练数据中没有涵盖的极端场景,模型可能仍然会产生不合理的结果。此外,时间推理虽然提高了质量,但也增加了计算成本,在实际部署时需要在质量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扩大训练数据的规模和多样性,特别是增加更多的物理交互场景。研究团队还计划探索更高效的推理算法,在保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计算成本。另一个有趣的方向是将ChronoEdit的时间推理能力扩展到更长的视频生成任务,实现真正的视频编辑功能。

说到底,ChronoEdit代表了AI图像编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这个领域的物理一致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时间推理来约束生成过程。这种思路不仅适用于图像编辑,也可能对其他生成任务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期待AI能够在更多场景中展现出接近人类的物理直觉和创造能力。

Q&A

Q1:ChronoEdit是什么?它和普通的AI图像编辑工具有什么区别?
A:ChronoEdit是NVIDIA开发的新型AI图像编辑系统,最大特点是具备物理常识。普通AI编辑工具经常产生违反物理规律的结果,比如让物体悬浮或变形扭曲,而ChronoEdit通过将图像编辑转化为视频生成问题,让AI理解变化过程,从而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编辑结果。

Q2:ChronoEdit的时间推理功能是如何工作的?
A:时间推理就像让AI在编辑前先"思考"整个变化过程。系统会在原图和目标图之间想象若干中间帧,构建一个完整的变化轨迹。比如让机器人拿苹果时,AI会先想象手臂移动、接近、抓取的完整动作序列,然后基于这个合理的过程生成最终结果。

Q3:ChronoEdit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如何?普通用户能使用吗?
A:在专业基准测试中,ChronoEdit-14B获得4.42分的总体评分,超过所有开源竞争对手,特别在需要物理一致性的任务上优势明显。目前ChronoEdit还是研究阶段的技术,普通用户暂时无法直接使用,但研究团队已在项目页面提供了代码和模型供开发者使用。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