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博客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作者:刘克丽 来源:ZDNet视点 时间:2013-06-20 17:56:56
关键字:

朵朵白云游荡在蓝蓝的天边,

阳光一直照耀在马马拉海面,

红色的星月国旗骄傲地飘扬,

映射着不仇富不弃穷的目光

拜占庭傲的是索非亚大教堂

蓝色清真寺是奥斯曼的自豪

路边的公共厕所如此地清爽,

流浪的猫猫狗狗安然地游荡,

老皇宫里藏满了世界的宝藏,

埃及方碑挺立在跑车场中央

地宫的冷水里竟然会有鱼儿,

大巴扎的商人有超高的情商。

希腊风情混合着伊斯兰经诵唱,

血红的草莓冰淇淋映在海面上,

这就是伊斯坦布尔三天的印象,

我将它献给你和我的灵魂一样,

她像真理那么优美并那么纯真,

其中没有一丝丝假大空地想往,

朋友请不要怀疑这杂乱的篇章,

就像不能怀疑灿烂的阳光一样。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我在马马拉海边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飘扬的土耳其星月旗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走进圣索菲亚大教堂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熙熙攘攘的大巴扎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衣食无忧的流浪猫狗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光洁如洗、毫无异味的公共厕所

529日凌晨5Tk021次航班稳稳地停在了伊斯坦布尔××机场,过边检时,我向过检人员用英语问了声“早上好”,他不但没理我,并且看也没看我地在我护照上盖了章,放行!

接着我几乎没见到海关人员在哪里地顺利地出了海关,就见到我唯一地小叔子王少平在出口等候。

土耳其依恋欧洲

我嫁到王家28年了,我认识我小叔子二平(我们家人都叫他二平)已经27年,外表上他和我老公的个头、长相差不多,他的为人比我老公直爽热情,性格表情也比我老公阳光,他现任土耳其两家中方控股航运公司董事长,凌晨穿着整齐地接他嫂子我也是自然现象,

用他的话说:

“我对嫂子不好,怕我哥揍我。”

土耳其是我到过的第30个国家,到土耳其来旅游本是我两年后的计划,正巧戴尔(中国)公司在去年8月就开始邀请我今年62日参加在伊斯坦布尔举行非盈利性的全球女企业家大会,并邀请我主持中国分会场,还要我做主题演讲、宣传报道这个半公益性的大会。

这让我提前了自己的土耳其旅游计划,我决定提前3天出发,顺便让小叔子帮助我游览一下这座我早已想往具有历史文明的欧亚城市。

正巧戴尔(中国)公司公关经理张晗也要提前到达,开大会前的准备会议,她是个乖巧能干的的姑娘,有她一路陪同,又有二平的帮助我的伊土坦布尔之行大开心、大松心。

土耳其面积78.0576万平方公里,略大于我国青海省,欧洲部分叫色雷斯,亚洲部分叫安纳托里亚。土耳其国土只有3 %的面积在欧洲,就这点面积的土耳其非常依恋欧洲,表现在土耳其特别想加入欧盟的行动上。

二平介绍说,伊斯坦布尔正在准备申奥2020,所以现在很注意城市形象。

首都的错觉

在打算来土耳其之前,我一直以为伊斯坦布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首都,后来才知,首都是安卡拉,伊斯坦布尔只不过是土耳其的经济中心,他在土耳其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纽约、中国的上海一样。

40分钟后,我进了二平给我预定的海边的酒店,把表拨慢了5个小时,这是北京和伊斯坦布尔的夏令时差。其实,飞机一停,我开了手机,已发现土耳基电信给我手机调好了当地时间。

我进了房间,洗了澡,由于在飞机上没睡好,我大约7点钟开始睡觉,8点多睡醒后,10点前必须吃早饭,吃完早饭处理了3个多小时的邮件,到了北京快下班的时间,我们打算出去博斯普鲁斯海峡去看看。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博期普鲁斯海峡照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我和二平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乘船浏览伊斯坦布尔美丽的海景

 

伊斯坦布尔比想象中大得多

伊斯坦布尔位于东经28度、北纬48度的交汇处,土耳其8000万人口中约有1500万人住在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于古罗马顶盛时期的公元1330年之后,当时古罗马有位名叫君士坦丁的大帝迁都于黑海之滨的欧亚交汇处,并将其命名为君士坦丁堡,特别是1391年之后,基督教在这里广泛传播,这里成了基督教的中心。

1453,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了这座城市后,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这个名字延用至今,1517年奥斯曼人占埃及后把伊斯兰教带到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又成了伊斯兰教的中心。

伊斯坦布尔城市好大呀,我去过世界上100多个著名城市,除了北京外,我坐车的感觉上没有这么大的城市,我查了下资料,这个城市东西长150多公里,南北宽50多公里,总面积7500多平方公里,(北京算郊区约1万平方里),从二平公司到我开会的地方开车近2个多小时呢!

古奈是个害羞的小伙子

他的司机名字叫古奈,和小叔子二平一起来接我,古奈是个父辈早年从保加利亚移民(二平说可能是偷渡来的)小伙子,大约30岁左右,个子1.9米,喜欢穿鲜艳的衣服,不管他说英语还是说土语脸都会红,他的络腮胡子很重,重到了按二平的话说,只要三天不刮就像拉登一样。

二平在路上向我介绍,土耳其99%的人信仰伊斯兰教,介绍古奈时,二平说他就和大多数土人(土耳其人简称土人)一样,心态平和,既不仇富,也不嫌穷,月工资约700美元,已经有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7岁的女儿。两天后,我看到了他手机里美丽惊人妻子的照片。

古奈有时在问路、询价、砍价、和二平、小薇(二平的助理---个从台湾嫁到土耳其的小女生)熟人说话都会脸红。

他特别喜欢吃肉(羊肉、牛肉),喝土茶、喝咖啡要放好多好、的糖,是咱们普通中国人的3-5倍。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害羞的古奈终于肯和我、小薇在土餐厅照张合影


马马拉海东接爱琴北接黑海

古奈1点准时在大堂接我们,车子沿着海滨大道一直开,古奈把我们送到海峡游船边就开走了车,我们在候船时,一伙土耳其残障(哑巴)学校的青年男女,争着要和张晗拍照,因为在他们眼里,张晗是一位外国美女。

船来了,我看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大桥很激动,因为通过31·7公里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后就是黑海。

与马拉海亚洲区海岸线长35公里,欧洲区海岸线长55公里,它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及俄罗斯国家与地中海国家的主要通道,1936年MONTRANUS TREATY会议把博斯布鲁斯海峡定为由土耳其政府管辖的国际海上航线。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1·7公里,最窄处只有660米。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大船通过1973年建成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第一座大桥

 

博斯布鲁斯海峡最窄的地方是茹梅丽城堡地区,只有660米宽,平均水深50到120米,海峡出黑海口处是最宽的地区,宽3-4公里。从马马拉海流向黑海的水流位于上层,而从黑海流向马马拉海的水流潜于海下4000多米,这是由于马马拉海的海扳高度和海水的咸度不同造成。

海峡的第二座桥于1988年建成,据说海峡通过的船只密集,每年有5万艘货轮、超级货轮穿梭于海峡之间。土耳其政府决定人工开通第二个海峡,这个决定还没执行,就遭到伊斯坦布尔人民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

说到马马拉海东连爱琴海,让我想起了9年多以前我去过的希腊,2004年2月,我曾游过爱琴海的3个小岛,对,我说伊斯坦布尔人的面孔、街道建筑怎么有点似曾相识呢,怪不得,原来伊斯坦布尔是马马拉海的海滨城市,而马马拉海和又离希腊这么近,土耳其西北部就与希腊接壤。

 

二见博斯布鲁斯大桥

我以为我再也看不到海峡了,当大船钻过大桥时我拍了好多照片。谁知5天后的6月3日DWEN大会的晚宴就在大桥下的Esma sultan Mansion举行,这是第22代奥斯曼苏丹在1889年作为结婚礼物送给自己新婚的妻子Esma的古堡,古堡在夜色下美极了,和傍边的博斯布鲁斯大桥博斯伊斯坦布尔政府保护它的方法很怪,把里面全部掏空,建上玻璃房子,留下的外壳罩在玻璃房外,即古代又时尚。

那天晚上我的工作已完成了三分之二,我换上了自己设计改造的中国元素“晚装”小礼服拍了好多照,并在古堡里酣畅舞蹈一个多小时,回来时夜游马马拉海,马马拉海被伊斯坦布之夜带上了灿烂的项链。

我们又在船上狂舞一个多小时,啊,我好久没跳舞了,仿佛回到了20年前。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女儿岛有气场

上船之前,我看到离岸边很近的海里有一个小岛,小岛上有一个精美的小塔楼,小楼上还飘着国旗,我用短信问了小薇,她没回,下船后,古奈将车开到小岛海边停下,我看了日程安排,呵,这就是女儿岛。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女儿岛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小岛上的阳光让我沉醉

 

女儿岛实际上是一块礁石,处是博斯普鲁断和马马拉海的交汇处,女儿岛上的女儿塔有两个经典的传说,第一种传说愆于希腊神话,我觉得不靠谱,第二种传说是,一位相面先生曾对600多年前拜占庭国王预言,说他出生不久的小女儿在15岁时被毒蛇咬死,于是国王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在礁石上建了一个小城堡,将其锁在里面,谁知在他美丽女儿15岁时,一条躲在装有葡萄果蓝里的毒蛇还是咬死了她。

我们每人花5里拉买了小汽艇船票登上了女儿岛,登上了女儿塔,每上一层都有小咖啡厅,墙上还有一幅巨幅油画诉说着这无从查起的故事,窄窄的楼梯、深红的地板、椭圆的古镜…使灯塔有着神秘的气场,下楼时我给张含美女拍了些配合故事情绪的画面,她望凝着古堡窗外的夕阳,美极了。

 

土耳其人不弃穷不仇富  伊斯坦布尔见闻之一
“苏丹的公主”—畅想她在岛上眺望家人的心情

结束语

临走时戴尔中国给了我本书,书上写着的马马拉海是马拉马拉海,到了土耳其怎么就成了马马拉海呢?原来书是从日文翻过来的,日语没有儿音,又多了个拉。

(待续)


原文来自探客网:http://wo.zdnet.com.cn/space-260641-do-blog-id-42458.html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豆瓣

相关文章


头条文章

科技疯

七日风云

最新更新文章

直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