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人的身体呈现碱性是健康的,而呈现酸性会诱发疾病甚至癌症。但是如何让我们的身体呈现碱性、又如何规避酸性呢?
一般来说,人体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健康,这类体质为碱性体质,但事实上,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也就是说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这个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医学上也称为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变身体状况,长此以往就会发展成疾病。
体质变酸的几种原因:
1、熬夜
半夜1:00以后不睡觉,人体就会由代谢改为内分泌燃烧,这时候内分泌燃烧产生的毒素会很多,会使体质变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机率比抽烟或喝酒的人都来得高。所以每天尽量在12:00以前睡觉,不要经常熬夜。如果必须熬夜也不要吃肉,尽量吃碳水化合物,这样可把伤害减至最低。
2、吃宵夜
凡是晚上8:00以后再进食就称做宵夜。吃宵夜隔天会疲倦,爬不起床,肝也会受损,因为睡觉时,人体各器官活动力低,处于休息状态,因此食物留在肠子里会变酸、发酵,从而产生毒素伤害身体。
3、不吃早餐
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早上吃得像个皇帝,中午吃得像个大臣,晚上吃得像个乞丐。早餐一定要丰富,而且要选择耐燃烧4-5小时的食物,这样才足够你一天的消耗量。
4、运动不足
多做运动多出汗容易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酸性物质。但是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加之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使得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运动时间大大地减少,这会导致酸性毒素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质酸性化。
5、过重心理负担
心理负担过重也会导致体质酸性化。有关科研机构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两个笼子里,一只小白鼠用黑布将其眼睛蒙上,然后用一根小棍去骚扰它。一个月后发现,蒙上眼睛的小白鼠体液完全酸性化。第二个月发现小白鼠的身上出现了癌细胞。而另一个笼子里的小白鼠却安然无恙。可见在高度紧张、高度压力的情况下,生物体会出现严重的酸性化。科学家也发现,当一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尤其是暴怒的时候,他呼出的气体都是有毒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感情生活中都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在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就会导致体质酸性化。
酸性体质的危害
酸性体质的人面色晦暗、皮肤毛孔变粗、皮纹加深、嘴唇发紫、目光无神、自觉疲乏,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体液偏酸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环减慢、血液中的脂质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早期动脉硬化、血栓或心、脑血管疾病。
2、对骨骼的影响
偏酸的体液刺激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释放到血液中的钙增多,钙虽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这样长期“借”钙的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骼变形及牙损害等。
3、对眼睛影响
体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环减慢、对组织细胞供氧减少,易造成组织细胞衰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细又长,所以极易受累病变,使循环不畅,发生眼部疾病。
4、对皮肤的影响
偏酸的体液使皮脂腊的微酸性状态受到破坏,失去了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易引发痤疮、毛囊炎、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据调查,80%痤疮患者的体液偏酸。
5、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体液偏酸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改善酸性体质的方法
英国最佳营养协会的创始人帕特里克在他的《营养圣经》中提议:日常饮食应该由80%的碱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组成。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很难做到,这就需要通过补充一些高碱性的功能性食品来进行调节;其次,配合改变饮用水质,用微碱性的水来代替自来水、纯净水,创造体内微碱环境;再次,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时进行适量的运动,杜绝不良嗜好。
体质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千万记住1:4。
大致上,我们每吃一份肉,就需要吃至少四份以上的蔬果才能平衡其肉带来的酸性,而各种辐射、污染、压力、坏心情等也会令身体酸性化。这就是为何只有10%的人的体质是碱性的。
日本医学博士柳泽文正用实验证明100%的癌症患者是酸性体质;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生物化学家OttoWarburg博士认为缺氧的环境使正常细胞癌变,而体液酸化是导致缺氧的主要因素。
食物酸碱一览表
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
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
强碱性食品:蜂王浆、蜂蜜、葡萄、茶叶、香菇、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白萝卜。
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牛蒡。
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
我们会发现很多好吃的东西几乎都是酸性的,如:鱼、肉、米饭、酒、砂糖等;相反,碱性食物如海带、蔬菜、白萝卜、豆腐等多半是不易引起食欲但却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另外很多人以为酸的东西就是酸性食物,诸如一看就会令人流口水的草莓、柠檬等,其实这些东西正是典型的碱性食物。
酸碱体质自我测试
看看下列小问题中与你情况相符的问题有多少个:
1)皮肤没有弹性、暗淡无光泽;
2)脸上容易长痘或粉刺;
3)容易疲劳,嗜睡,稍做运动就觉得累;
4)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5)牙龈经常出血,外伤口愈合慢、容易淤青;
6)胃肠、肝、肾功能不好;
7)常出现便秘现象;
8)爱吃甜食,口中常有异味;
9)汗脚,四肢容易冰冷;
10)夏天容易被蚊虫叮咬;
11)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
12)晚上睡眠不好,早上起来感觉精神不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
谷歌DeepMind发布突破性AI规划技术,让机器人学会像人类一样进行"情境学习"规划。该技术通过Transformer架构实现了快速适应新问题的能力,在迷宫导航、机器人控制等测试中表现优异,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标志着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重要一步。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ZARA系统,这是首个零样本运动识别框架,能够在未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识别全新的人类活动。该系统集成了自动构建的知识库、多传感器检索机制和分层智能体推理,不仅实现了比现有最强基线高2.53倍的识别准确率,还提供清晰的自然语言解释,为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护等应用领域带来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