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和扫码软件的普及,二维码产业日渐兴起。专家认为,相对于传统的一维条形码技术,二维码信息量大,技术门槛低,已成为连接线上、线下的重要通道。与此同时,安全隐患频发、行业盈利模式不清、用于不良企图等问题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维码应用广泛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形码的基础上扩展出的一种可读性条码,数据信息储存在图形中,使用扫描设备识别条码中记载的二进制数据,即可获取其中包含的信息。如今,二维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智能手机用户都能成为二维码的识读者,只要手机上有微信或其他二维码识读软件,就能任意读取二维码。”灵动快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鹏飞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已成为连接线上和线下的重要入口,并由此衍生出诸多服务种类。
记者打开360手机助手,输入关键词“二维码”,搜索到“快拍二维码”“我查查”等多种手机解码器。记者用手机打开一款名为“V卡优惠”的软件后看到,不少商家都在上面推出了优惠活动,只要点击下载二维码优惠券并向商家出示,即可获得相应优惠。
二维码技术同样广泛应用于产品溯源。河北沧州的果农李跃去年比以往多赚了近10万元。他种植的苹果、梨贴上了二维码,用手机一扫,水果的产地、生长环境等信息一目了然。凭着这个“身份证”,他的产品价格高出普通水果不少。
灵动快拍市场部经理吴培说,二维码在美国、日本、韩国均有广泛使用。在日本,“拍码购物”非常流行,街头随处可见标有二维码的商品、广告、优惠券等,拍下二维码就能立即下单;许多旅游景点都支持二维码电子票。从理论上讲,地铁广告、报纸广告、火车票、飞机票都可以通过二维码技术来实现。
“研究表明,二维码有数十种应用场景,将在电子商务、小额支付等领域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技系副主任王标表示,目前超过6亿人使用的微信已支持二维码功能,这些潜在用户为二维码产业带来发展良机,将撬动产值数千亿元的巨大市场。
三大问题阻碍产业发展
记者调研发现,尽管二维码产业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存在安全隐患频发、行业盈利模式不清、用于不良目的等问题,严重阻碍产业健康发展。
第一,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泛滥“重灾区”。浙江嘉兴的汪女士近日遭遇了二维码陷阱。在淘宝交易过程中,汪女士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信息后,手机中了木马病毒,支付宝、余额宝中的18万元随即被对方转走。
类似遭遇正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近来,我国各地警方侦破的多起案件显示,利用二维码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呈迅速蔓延之势,二维码已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和不良信息泛滥的重灾区。
第二,技术门槛过低,盈利模式不清晰。王标说,常用的二维码都是开源的,技术门槛很低,谁都可以生成,谁都可以读取。二维码技术仅仅是一个工具,无法独立生存,只有靠增值服务才能赚钱。目前二维码产业的增值服务多处于探索状态,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二维码只是一个连接线上和线下的通道,虽然有几十种应用场景,但碎片化、工具化的特征比较明显。目前二维码企业尝试的增值服务,每一项都离不开第三方支付、线下商家的支持和配合,盈利问题仍很严峻。
第三,二维码技术常被用于传播敏感信息等不良目的。王鹏飞告诉记者,在我国,敏感信息在通过QQ、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时都会被过滤或监控。随着二维码的普及,已经出现一些人把敏感内容做成二维码,绕开网络监管,发布在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上,供网友扫码观看。
门槛过低监管存空白
专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二维码技术门槛过低、监管存在空白,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多措并举促进二维码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将植入病毒程序的网络链接制作成二维码并不存在技术门槛,任何人在互联网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把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立即就能生成一个迷宫似的二维码图片,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注册一家二维码企业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资质,制作、发布二维码也没有任何规定,导致其目前处于“任何人都能制作,能印刷就能使用”的原始状态。
对此,南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安全系主任贾春福建议,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利用二维码技术传播病毒、盗取话费的行为。同时,应鼓励手机安全软件企业完善恶意网址云端数据库,研发、推广带有安全扫描技术的扫码软件;通过相关宣传,让用户进一步了解二维码的技术原理,对扫描二维码产生的不明网络链接提高警惕。
对于二维码企业盈利问题,王鹏飞认为,在技术门槛偏低的情况下,企业应主动“接地气”,通过增值服务获取利润。如灵动快拍与某汽车4S店合作,为其制作手机宣传网站,集成汽车介绍、视频广告牌、调查问卷等内容,用户只要扫描指定二维码即可获得该手机网站的网址。
他同时建议,在鼓励企业发展线下增值业务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对产业链予以完善。例如推动手机在线支付系统的发展,为用户“扫码购物”提供便利;在重要景点、演出场所推广二维码电子门票等,为二维码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此外,贾春福说,有关部门应对二维码技术被用于不良目的的问题提高警惕。目前常用的二维码都是日本研发的QR码,是开源、通用的,这相当于明文电报,存在泄密风险。因此,在军工等特殊行业使用二维码时,应优先使用自主的、加密的二维码技术,严防信息泄露。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