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专业创客:用户需求让海尔U+理念与我们“不谋而合”

专业创客:用户需求让海尔U+理念与我们“不谋而合”

2014-03-20 13:18
分享至:
----..---.-...-/--...-.-......./-...-....-..--../-............-.- ----..---.-...-/--...-.-......./-...-....-..--../-............-.- ----..---.-...-/--...-.-......./-...-....-..--../-............-.- ----..---.-...-/--...-.-......./-...-....-..--../-............-.-
2014-03-20 13:18 CNET科技资讯网

近日,在2014上海家博会的海尔展区,备受关注的创客秀浮出水面,四大创客团队拿出最得意的创意,进行现场制作呈现。值得一提的是,梦未来创客团队的“家居产品联动”项目”与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在设计理念上的碰撞,引发了双方以及现场观众的注意。

5-1


在之前的3月17日,海尔正式发布了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并现场展示了未来智慧生活:当你快到家时,空调调到最适宜的温度;当你进门时,灯光开启窗帘关闭,冰箱准备好晚餐的食谱;当你离开家后,可以随时看到老人小孩的起居,并且只需12秒就可以实现与所有智能家居终端的互联互通……据海尔家电集团副总裁王晔介绍,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为所有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丰富的资源支持,并且背后有U+智慧家庭互联平台、U+云服务平台、U+大数据分析平台作为强大支撑。

5-2


然而巧合的是,梦未来创客团队的“家居产品联动”项目,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创意理念与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惊人的相似。“用户根据个人生活习惯进行设定之后,便如同身边多了一位家电‘保姆’一般,从每天的起床、洗漱、看电视、睡觉、关灯等等生活细节上,‘保姆’会帮你安排好一切。”这个被称作“智能联动家居”的项目,自创意发布之时,便因其新奇性性而博得不少粉丝的热捧。现场参观展区的张先生在了解了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与创客们的产品理念以及用途之后,忍不住打趣说:“要是早一年时间做这么好的活动,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的设计者说不定就在这几位创客当中诞生了。”

5-3


在体验了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后,梦未来团队的负责人张春鹏表示:“这个基于用户智能需求的作品,能与海尔2014年最新创意理念不谋而合,是我们的荣幸。我们的创意产品与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相比,在产品多样性、兼容性与链接速度等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和海尔工程师共同孵化出更好的产品。”

“创客团队在如此有限的时间与条件下,能有如此好的创意,并实现组装与效果呈现,实属可贵。”与此同时,海尔的技术工程师也给予创客很高的赞许:“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解决方案,都有很多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非常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来完善这个平台,给用户带来更加出众的智能生活体验。”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2025-04-23 17:39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2025-04-23 17:34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2025-04-23 14:08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2025-04-22 16:43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