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7日是乐视推出超级电视X60的日子,而且乐视也是国内首家推出自有品牌电视的互联网公司。在此之后,乐视推出了包括Max 70、X60、S50、S40在内的一系列超级电视新品,并且在50寸以上的高端电视产品市场占据了领先的地位。
一年过去了,今天,乐视在京发布了4核、4K、H.265硬解码的智能电视——50英寸X50 Air,这也是乐视第一款4K超级电视产品。X50 Air最终定价为2999元,乐视会加速国内电视行业进入4K时代的步伐。
乐视贾跃亭认为,去年可以说是智能电视的元年,用户购买智能电视逐渐标准化,更加注重硬件性能等方面因素,而且也让智能电视进入了生态时代,平台、内容、应用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年的CES上面,三星、LG、索尼等厂商纷纷拿出了4K电视产品,但是它们普遍价格偏高,而且在内容支持方面也很欠缺,即使消费者花大价钱买了一台4K电视,也没有丰富的4K片源支持。
丰富的4K资源是驱动消费者购买4K电视的源动力。
丰富的视频资源是乐视的优势之一,贾跃亭表示,在今年,乐视自制的4K内容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乐视的内容也将全面4K化:自制4K化,引进4K化。张艺谋加盟乐视,在内容方面也会做出自己的努力,据悉,下一部作品《归来》将采用4K技术,并登录乐视独家发布。
4K电视不应该只是个空壳子,贾跃亭说道,4K不等于4K电视,4K应该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服务。
基于垂直整合的乐视生态,乐视推出了4K生态——Le4K,不同于4K和准4K,Le4K是覆盖拍摄、制作、云上传、云存储、云转码、云传输、云播放、终端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并通过由4K自制+4K引进、4K云平台+H.265、4核CPU+4核GPU、4K屏幕+4K UI组成的“4X4”完整4K体系,保障用户体验极致的高品质4K内容。Le4K是一套从源到云到端的完整4K解决方案,将改变人们的互联网生活。
在发布会上,乐视还发布了4K云平台,通过专有4K编码优化、专有4K分发通道、专有4K播放通道和全终端P2P技术,提供从源到云到端的4K解决方案,让4K内容真正被用户所及所用。乐视4K云视频开放平台,目前带宽总量已过3.5T,通过260多个CDN节点,实现全球覆盖。无论何时,无论在哪里旅行,均可安心享受流畅稳定的视频服务。
乐视的这些举措也让4K不再是噱头,真正达到触手可及。
X50 Air采用了Open Cell一体化设计,机体厚度仅为16.5mm,重量不足15kg的重量, 5.9mm的极窄边框为整机增色不少,其后壳使用了聚碳酸酯透明背板,让用户对产品内部电源板、背光驱动板、智能板、走线一览无余。
X50 Air不仅外形工业设计可圈可点,其配置也是非常强劲的。其屏幕采用了分辨率为3840 x 2160的InnoLux 4K面板,支持3D,搭载了主频为智能电视芯片Mstar 6A918,4核1.5GHz A9 CPU,4核Mali 450MP4 GPU,2G运行内存,支持OpenGL 2.0,点对点显示图形加速器,每秒1亿多个三角形生成率,每秒38亿像素填充率。Mstar 6A918是全球首个4K视频H.265硬解码的处理器,能让10M带宽就在线看4K视频。
X50 Air还运行了最新的Letv UI 3.0,搭配全新的超级社交遥控器使用,交互体验更佳。
据悉,该机将于今日在乐视商城接受预定,4月22日,量产全配版(售价2999+980元)和张艺谋《归来》艺术版正式发售。贾跃亭在演讲中说了一句话,“我们一小步、人们一大步”,而乐视也将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前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