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App是由无觅团队通过Secret获取灵感,将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社交引入国内。它建立在熟人社交之上,但是却具有其他社交应该所不具备的特质:可以将内心想讲出来的话都说出来。
网友通过导入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可以看到来自通讯录联系人发布的各类匿名信息。为了保护隐私,你需要邀请三个以上的好友才能真正看到属于朋友的秘密。只是到底是来自熟人的秘密,你要如何忍住不去猜测这条秘密的主人究竟是谁?在“秘密”中,用户没有个人页面,甚至每个人的头像也都是随机分配的,这样就避免了被别人认出来。
「秘密」中,除了完全匿名,与微信朋友圈最大的区别在于,你能看到朋友的朋友发的秘密。在一个新组成的半熟人际网络中,发布一些半确定性言论,能让使用者进入探索一个完全未知或半知的世界,给人带来强烈刺激感,或许这是“秘密”迅速爆红的原因。
有网友如此描述这样的社交方式:这就像是参加一场假面舞会,会让你不自觉地释放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隐藏起来的另一面。由于匿名,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地吐槽、爆料、发泄、八卦。不过,也有人担心,匿名会让造谣、中伤变得肆无忌惮,“挖掘出人性中阴暗与恶的一面。”「秘密」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或者火一把就销声匿迹,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窥私欲如影随形一样,瞬间,大家的倾诉欲和好奇心似乎被它点燃,相比朋友圈这种光鲜亮丽但其实压力巨大的熟人社交,这里更像是一场卸下防备打回原形的狂欢。
在最后,分享两个段子。
【当朋友们都匿名了,他们会怎样】
在朋友圈:「还是宝马5系开着舒服,是时候和我那辆奥迪A4说掰掰了!」
「能每天睁开眼睛跟老公说早安,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秘密:「一大早醒来我身上就背负着房贷车贷各种贷款,压力好大,活着真累!」
「3年前我走上了长江二桥,打算结束生命,但因他留下来了。他现在是我老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