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行业CIO等参加会议,将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帮助与会者了解全球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
会上,大会名誉主席吴基传(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云计算大会是交流的平台,也是成果展示合作的平台,希望各位代表以及与会人员多交流、多切磋。
这六年来在国内科技界、产业界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云计算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吴基传认为,业界对云计算的认识愈加精准、到位,而且云计算的运用规模与实践深度也在不断的扩展,目前,云存储服务用户规模已经超过4000万,专用云也在从教育、医疗、制造行业向交通、政务、金融、社会管理等领域拓展。
他也对本次大会的主题“云计算大数据推动智慧中国”讲了四点认识:
一、云计算与大数据是相辅相成的,大数据挖掘处理需要云计算作为平台,而大数据则涵盖了价值和规律,这也使云计算能够更好的与行业运用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云计算将计算资源作为服务支撑着大数据的挖掘,而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是对时实交互海量数据的查询和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二、云计算与大数据结合将可能成为人类认识事物新的工具,提高各方面的各项决策。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结合,就可以应用高效、低成本的计算资源,来分析海量的数据相关性,快速认识事物的共性。
三、而云计算的安全、大数据隐私的保护,则是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前提。没有网络的安全就没有数据的安全,没有数据的安全就没有信息安全,没有信息安全也就没有云储物的安全,归根结底就是没有网络的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呼吁科技界和产业界重视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注意大数据挖掘中的隐私保护问题。而且从技术的层面进行深度的研发,严防打击病毒和黑客的攻击,确保信息应用者的自主权;同时,也要加快立法进度,依法保护信息安全,维护良好的信息服务的环境。
四、尽快完善和制定云计算服务的标准,包括各类云服务内部的网络结构的接口标准,使用云服务的准入条件,以及提供云服务企业的资质认证和行业的自律,为此完善云计算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明确信息服务者和信息消费者的权益和责任。并且建立和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和云计算安全评估认证体系,让云服务提供者有章可循,让云服务者使用放心。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