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亲自参加中国电信天翼手机交易会的杨元庆而言,4G是联想移动战略的胜负手,不容有失,必须拿下。
今日,在第六届天翼手机交易会暨移动互联网论坛上,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工信部宣布启动我国第二张4G网络——FDD-LTE试验网络,这预示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正是进入了4G市场的角逐。对于拨冗参加此次论坛的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杨元庆而言,此次南京之行意义非凡。
杨元庆在论坛上指出,4G时代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对于积极推进PC+战略的联想而言,必须抓住这次机遇。
4G开启万物互联时代
杨元庆认为,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铺设的网络高速路越来越宽,但是资费越来越良心,这给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提。
据IDC预测,今年下半年,中国4G市场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4G制式的智能手机份额将从Q1的6%,猛升为52%。
杨元庆在论坛上指出,整个生态链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正在开启万物互联时代,而4G是一个巨大的跳板。
“4G网络的普及,还将极大程度上促进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繁荣。”杨元庆指出,“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本身的处理能力和功能更加强大,部件的性能和产品品类也将进一步丰富,显示屏、摄像头、电池、新材料等不断创新,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进一步成熟,而光线、声音、重力、距离、温度等各类感应器的加入,将是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更加智能,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也将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联想高层方面再一次在公众场合提到可穿戴设备,此前在MWC2014上,联想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陈旭东,曾向中国记者展示了一张联想智能眼镜的图片。
但是,在业界诸多品牌纷纷涉足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市场的情况下,联想方面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近日有消息称,美国商标与专利局最新公布的可穿戴设备相关技术专利清单中,联想赫然在列。据悉,这一专利名为“电子设备和音频捕捉方式”,设备的外形类似于眼镜,通过骨传感技术用于录音,并向用户反馈相关的内容。
与谷歌眼睛不同的是,联想智能眼镜镜片位置为两块屏幕,支持触控导航以及骨传导,骨传导麦克风位于眼镜鼻架处,可以更好地收集用户声音。此次杨元庆再次提到可穿戴设备,看来联想的节奏已经加快,或者人们可以期待具体产品的尽快出炉。
联想豪赌4G
随着终端设备的进一步强大和多样化,推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业界是否能够推出定制化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成了人们及企业在当下及未来的痛点。
对此,杨元庆表示,联想适时而动,在今年首次提出了“优势三叠加”的战略路线,借此打造全新的业务组合,应对万物互联时代的挑战。
说通俗点,联想的PC+,延伸为三个加号。
第一个加号是,联想重力打造智能终端设备,也就是个人电脑+移动设备,这方面是联想的最大优势所在,在个人电脑市场,联想如今引领着市场的发展,而在智能终端方面,联想的战略节奏空前提升,联想在今年初宣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从而补全了在品牌、国际化、运营商、技术等多方面的实力,使得联想成为第一阵营中的苹果、三星的有力挑战者。
杨元庆称,与此同时,联想已经全面做好了在4G市场的战略布局。“今年,仅支持中国电信4G制式的智能手机就将上市20余款,预计实现1000万部的目标。有了4G的推动,2014/15财年,联想智能手机在全球将达到8000万部。”
据坊间的消息显示,联想即将推出TD-LTE制式的新一代智能手机旗舰联想K920。而此次天翼手机交易会上,联想高调发布两款FDD-LTE的千元4G智能手机A805e和S860e。另悉,中国联通的4G手机,联想也即将进入上市节奏。
杨元庆透露,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联想即将推出第二代YOGA平板电脑,其也将支持4G网络,联想平板电脑目标锁定2000万台。
杨元庆介绍说,第二个加号是智能终端设备+后台基础设施;第三个加号是全设备组合+云服务。联想的优势三叠加,将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如今对于联想而言,是巨大的发展机遇,4G将是我们的胜负手,如果不抓住这次机遇,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来看,杨元庆4G一役必胜的决心显露无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航团队推出Easy Dataset框架,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和角色驱动的生成方法,让普通用户能够轻松将各种格式文档转换为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该工具集成了智能文档解析、混合分块策略和个性化问答生成功能,在金融领域实验中显著提升了AI模型的专业表现,同时保持通用能力。项目已开源并获得超过9000颗GitHub星标。
卢森堡计算机事件响应中心开发的VLAI系统,基于RoBERTa模型,能够通过阅读漏洞描述自动判断危险等级。该系统在60万个真实漏洞数据上训练,准确率达82.8%,已集成到实际安全服务中。研究采用开源方式,为网络安全专家提供快速漏洞风险评估工具,有效解决了官方评分发布前的安全决策难题。
中国电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的xVerify系统,专门解决复杂AI推理模型的评估难题。该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包含多步推理过程的AI输出,在准确率和效率方面均超越现有方法,为AI评估领域提供了重要突破。
昆仑公司Skywork AI团队开发的Skywork R1V模型,成功将文本推理能力扩展到视觉领域。该模型仅用380亿参数就实现了与大型闭源模型相媲美的多模态推理性能,在MMMU测试中达到69.0分,在MathVista获得67.5分,同时保持了优秀的文本推理能力。研究团队采用高效的多模态迁移、混合优化框架和自适应推理链蒸馏三项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视觉理解与逻辑推理的完美结合,并将所有代码和权重完全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