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米粒影业(MILI PICTURES)出品的中国首部3D动画巨制《龙之谷:破晓奇兵》在北京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抢先上映。该片由迪士尼金牌制作人比尔·伯顿领衔,好莱坞主创与中国本土一线动画团队并肩作战,最终打造了这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投资最大,制作最精良的视效动画大片。联想作为米粒影业IT基础架构合作厂商,以ThinkStation工作站为《龙之谷:破晓奇兵》提供独家IT技术支持,承担了计算机图形(CG)动画制作的重任,以完美技术将艺术灵感化为现实。
联想集团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PC产品营销总经理王立平在首映礼上表示:“联想ThinkStation工作站自2008年问世以来,就以创新、高品质的产品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保持了19个季度在中国的业绩快速增长,在2013年底,联想ThinkStation中国区市场份额达到了32.8%。而DCC领域是我们今年重点发力的市场,此次与米粒影业合作,无疑将强化联想ThinkStation在DCC领域的领导力,我们也期待与米粒影业通过技术+艺术的创新,推动国内动漫电影与国际的接轨。”
米粒影业CTO徐喆介绍到,在《龙之谷:破晓奇兵》影片制作过程中,每一帧的文件大小约为1~2GB,每一个特效镜头的文件大小在50~100GB左右,而整部电影有大约500个特效镜头,仅特效镜头的渲染就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处理任务,如果在传统平台上进行渲染,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而通过联想ThinkStation搭建的集群渲染农场,渲染效率得到了25%的提升,《龙之谷:破晓奇兵》的制作周期缩短至18个月,领先于国际公司同品质作品24个月的制作周期。
无疑,《龙之谷:破晓奇兵》顶尖的制作水准和故事情节编排是其两大杀手锏,这也使其在今年5月法国戛纳电影节大放异彩,赢得国际众多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而光环的背后,少不了制作团队的辛苦耕耘,以及顶级技术平台的鼎力支持。根据米粒影业创作团队的分工,联想ThinkStation工作站家族为其提供了量身定制的产品,基于英特尔至强E3-1200v3、E5-1600v2、E5-2600v2处理器, 联想ThinkStation工作站以更加稳定、强大的计算性能满足从美术、形象设计、场景设计到特效等不同部门的多样化需求。比如,前期的美术设计对硬件的要求相对不高,但需要超高的稳定性,联想提供了入门级的ThinkStation E系列和主流的ThinkStation S30工作站;而作为整个动画电影制作的核心部门,动画部门对显卡要求极高,因此配备了旗舰型的联想ThinkStation D30工作站,用户可随需轻松扩展;而对于后期渲染和片段合成,联想为其提供了灵活性最强的ThinkStation C30集群,最高配备24核的英特尔至强E5-2600v3处理器,以满足渲染对CPU线程数量、超大内存和海量存储的需求。在后端,以249台联想ThinkStation工作站为核心构建的渲染集群可轻松应对制作高峰期超过2,000亿次数据请求,以及100TB以上的7×24小时数据存储需求。 “两年多的时间里,ThinkStation工作站故障率不超过3%,在几百台工作站里只有几台发生过返修和调整。” 米粒影业负责特效制作的宋志远对联想工作站的稳定性表示了肯定。
据悉,《龙之谷:破晓奇兵》将于7月31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未来,联想ThinkStation工作站还将参与米粒影业后续作品的创作,加速中国动漫影视产业的创新,让灵感加速实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