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昨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2014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上作为开幕嘉宾致辞,他指出,互联网时代,需要企业加强自律。若不加强自律,整个市场整个产业都会坏掉。
近日来,杨元庆频频发表有关企业、产业未来发展的言论,他的这次讲话,或将引发人们对互联网根源精神的思考。
不主动变革,就会被变革
杨元庆表示,互联网如水,可以让企业的大船驶向更开阔的海洋,但是前提是要做好自律,否则它将加速企业走向灭亡。
从杨元庆的这个观点,结合到此前他在联想内部会议的《如果你不主动变革,你就会被变革》讲话,让人感觉他的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当下的中国IT产业和互联网产业。
杨元庆提出的企业自律,我认为恰如其时。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当前中国IT产业发展的现状,一方面产业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很多企业借助互联网快速崛起,在国内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地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但是在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最近,小米在新加坡和台湾地区遭遇涉嫌泄露用户隐私一事,在业内被炒得沸沸扬扬。目前此事尚未最终结果,但是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步入国际市场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另外,最近,中国政府正在开展一系列反垄断行动,诸多企业被牵涉其中。12家车企被罚款12亿元之多。而据有关报道显示,微软、高通也正在遭受涉嫌垄断的相关调查。
有人可能会把这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我想说的是,这里需要指出,中国此次活动并非是针对外国企业,而是旨在加强市场监管,重塑业界信心。
杨元庆痛心地指出,如果企业不能做到自律,何来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企业不自律、不诚信,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巨大负资产,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成本大大提高。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不知道他有什么可以立足于世的东西。一个企业呢?如果没有诚信,不能自律,恐怕不会受到人们的信赖,企业发展也不会长久。
中国企业出海大考
近年来,中国制造名震全球,加上借助互联网模式,中国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在海外市场往往会面临专利等掣肘。
联想自2004年开始海外之旅,如今已经过去10个年头,联想的海外业务蒸蒸日上。据联想2013/2014财年财报显示,联想中国区的收入占集团收入38%,美洲区为21%,欧洲/中东/非洲区为25%,亚太区为18%。
如今,联想已经成为一家成功的跨国公司,作为这家企业的掌门人,杨元庆完全有资格对当前中国IT产业的现状发表观点。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联想手机业务,事实上联想手机已经有10年之久,前不久刚刚超越三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第一名。
在今年1月份,联想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次收购让联想获得了研发、专利、渠道、运营商等诸多资源,联想可以借此开始移动业务的海外拓展之旅。
杨元庆还提到,应该向华为学习。
的确,华为和联想,两家公司惺惺相惜,都是成功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代表。他们积极向互联网转型、学习,一方面又坚守“扫地僧”精神。
除了呼吁企业加强自律之外,杨元庆还呼吁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健全工作,加强产业监管。
对热潮的冷思考
我个人认为,杨元庆的疾呼,是对当前浮躁的互联网及IT业的一个当头棒喝。中国IT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必须有人站出来,痛陈利弊,只有这样,中国企业、产业才有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联想同样面临考验,似乎一夜之间,联想的竞争对手从原来的IBM、惠普、戴尔、宏碁等传统IT厂商,多了很多互联网企业。
联想内部的变革也很痛苦,互联网的快节奏逼迫杨元庆做战略决策,一方面他让他能够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与联想用户、粉丝产生直接的互动,另外,联想也坚守这自己的制造、研发、供应链、服务等传统优势,但是这些传统业务积极接入到互联网平台。
试错迭代,是联想互联网转型的主旨精神,事实上与多年来联想一直坚持的“复盘”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精神对于当下的中国IT产业又何尝不是呢?
杨元庆敏锐地洞察到中国互联网乃至IT业发展存在的弊端,而且给出中肯的建议,在这里我也希望广大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和产业的壮大,自觉自律,诚信经营,与此同时政府也能够起到强有力的监管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航团队推出Easy Dataset框架,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和角色驱动的生成方法,让普通用户能够轻松将各种格式文档转换为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该工具集成了智能文档解析、混合分块策略和个性化问答生成功能,在金融领域实验中显著提升了AI模型的专业表现,同时保持通用能力。项目已开源并获得超过9000颗GitHub星标。
卢森堡计算机事件响应中心开发的VLAI系统,基于RoBERTa模型,能够通过阅读漏洞描述自动判断危险等级。该系统在60万个真实漏洞数据上训练,准确率达82.8%,已集成到实际安全服务中。研究采用开源方式,为网络安全专家提供快速漏洞风险评估工具,有效解决了官方评分发布前的安全决策难题。
中国电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的xVerify系统,专门解决复杂AI推理模型的评估难题。该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包含多步推理过程的AI输出,在准确率和效率方面均超越现有方法,为AI评估领域提供了重要突破。
昆仑公司Skywork AI团队开发的Skywork R1V模型,成功将文本推理能力扩展到视觉领域。该模型仅用380亿参数就实现了与大型闭源模型相媲美的多模态推理性能,在MMMU测试中达到69.0分,在MathVista获得67.5分,同时保持了优秀的文本推理能力。研究团队采用高效的多模态迁移、混合优化框架和自适应推理链蒸馏三项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视觉理解与逻辑推理的完美结合,并将所有代码和权重完全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