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一款漂亮又轻便的记事应用成了用户的需求。
现代人生活节奏过于匆忙,势必需要一款内置在手机中的应用去不断提醒我们该做的事情。Pendo,一款看似简单的日程应用,可使用起来却新意十足。利用时间轴的直白性,Pendo不仅能为用户提供待办事项,还可以作为记事本和微博直发工具。
Pendo的UI设计十分清爽简洁。在初次开启Pendo软件时,用户可以在类似时间线的界面中了解软件的基本用法,比如如何调整字体、添加或是删除一条记录。当你加入记录时,会根据时间顺序把前后记录的事项穿插起来。当你做完一件事,右划将它删除即可。
点击左上角三条小竖线标志即可进入菜单,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可编辑的项目十分丰富,足足有三页之多。几乎每个小方面都被开发团队考虑到了,主题色调、时间轴布局、备份笔记、启用密码锁,应用尽可能满足用户们的个性化需求。
Pedo除了是一个简单的记录文字和图片的工具,在Pendo的实际体验中,它还会“变身”成小助理,帮你处理一些繁琐的小事。
Pendo 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在添加新笔记的工具栏中,每一个图标都对应着一个特殊技能,点击就能让 Pendo 一键变身。
作为一款主打记事功能的App,如何记录是关键。点击Pendo主界面右上角的加号即可进入记录界面,可以输入文字也可以插入图片,不过在 Pendo 中拍照和插入是分开的两个图标,略显繁琐,要是设计在一起也许会更方便。点击最右侧的双箭头会有更多惊喜,同步至日历或通讯录,通过邮件短信发送,分享至微博等社交平台都可以,功能虽多但它不能录音有点遗憾。
手势操作是这款App的另一大特色,方便快捷又可以减少页面中的按钮。在Pendo的列表页,待办事项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一目了然,向右滑动出现删除笔记的按钮;向左滑动添加新笔记,滑回来就能返回到列表页并且自动保存。
整体而言,Pendo不仅是一款操作简单的日程应用,而且人性化的贴心设计与实用功能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并且在 Pendo 中创建的日程、联系人还可通过账号在不同设备上的登录实现实时同步。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用户认为只要能将事情记录下来就可以了,但是当你需要查找某一天的笔记时,望着乱糟糟的记事本却无从下手,这时候才会发现原来一款人性化的笔记本是多么重要。
Pendo以时间轴显示所有记录项目,相比于简单的排列方式,时间轴的直观显示看起来更舒服。在实际操作中,向下滑动界面即可显示天气及时间等信息,即保持界面的美观,实用性也很高。
Pendo 还有个很方便的功能,就是在我们记录的事件后面加上「任务」就能够将其添加到任务列表,加上「日历」就能够添加到我们的日历中。在记录界面,我们通过双指的聚拢和张开就能够实现字体的放大和缩小。
可以说,Pendo的极简不仅体现在风格上,而且功能上也体现出了极简的专注,来提升你的效率。在Pendo使用体验中,你只需要输入一句话,告诉它你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Pendo就能准确添加新的日程;输入一段待办事项,Pendo就能轻松建立 To-Do 列表;输入联系人信息,就能添加新的联系人…
在这个智能手机百家争鸣的时代,使用纸笔记录待办事项显得有些落伍,这种趋势下,各种待办事项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以往,极简风格的App没有华丽的界面,没有复杂的功能,却能突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用户最快速度查看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而Pendo虽是一款小小的待办事项应用,但却集聚低调且华丽的UI界面、简单且实用的功能于一身,不仅能作为记事本,还能够作为一款 To-do 应用来使用,更加丰富娱乐与办公的日常生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