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针对手机相关的诈骗、病毒、恶意行为等安全威胁层出不穷。
今天百度2014世界大会首次增加了安全论坛,百度高调推出移动安全开放平台,并在第一阶段率先输出“反病毒、反骚扰、应用保护”三方面的移动安全技术能力。论坛上,百度移动安全首席架构师张宇平指出,目前安全威胁已经不仅仅是终端安全,而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从应用开发、传播到手机终端的产业链条的安全。
“消费者、开发者、应用商店、垂直类专业应用(银行、第三方、运营商)等,都已经成为不法分子攻击的对象。”张宇平说,“隐私窃取类的恶意软件也在本季度迎来了爆发。”
据《百度2014年Q2移动安全报告》研究结果显示,Android 平台上的恶意软件和高危软件累积已达182万款,其中恶意软件有24万款,恶意软件的数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
张宇平表示,“多个环节面临安全威胁加起来就是非常大的隐患,当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每一个合作伙伴提供方案,并有效联动。”
由此可见,加固移动安全刻不容缓。为此,百度推出移动开放平台。据张宇平介绍,百度移动安全开放平台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在开放技术能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反病毒技术、反骚扰能力以及保护解决方案”的开放;第二阶段是平台接口建设;第三阶段是建立来源社区、正版联盟等,扩展更多领域的安全合作。
张宇平还宣布开放全球首个支持Android L应用加固服务,涵盖了“反恶意、反调试、反注入、反篡改”四个方面,该技术可对任意应用进行加固,且确保应用安全,防止应用程序被盗版、应用逻辑被窃取,防重签名、重打包,反静态分析等攻击手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