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量子人工智能团队当地时间周二宣布,将开始设计和制造基于超导材料的量子信息处理器,这将使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利用自行设计的硬件进行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量子处理器研发方面,Google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翰•马丁尼斯(John Martinis)及其团队进行了合作。马丁尼斯是量子研究领域的领头羊,今年早些时候因在量子信息处理和计算领域的卓越成就被授予伦敦奖。
Google技术主管哈特穆特•内文(Hartmut Neven)周二在Google+上发帖称,“有了自己的硬件小组,量子人工智能团队就能制造和测试量子优化和推论处理器的新设计。”
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是Google、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和高校空间研究协会在2013年联合成立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利用量子计算推动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
量子计算机能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胜任的、不可想象地复杂的计算问题。当前的计算机中,数据是由0或1表示的。在量子计算机中,数据是由量子位表示的,可以同时是1和0。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在进行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生产和运行量子计算机还存在物理和财务方面的障碍。
尽管Google在考虑利用自己的硬件进行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但量子人工智能团队将继续使用D-Wave的量子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D-Wave是世界上商业化销售量子计算机的第一家公司。内文在帖子中说,“我们将继续与D-Wave的科学家合作,在艾姆斯研究中心利用Vesuvius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Vesuvius的处理器将被升级为1000量子位的华盛顿处理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