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一年多后,英特尔终于推出了其首款采用全新Broadwell架构的Core M处理器。
继当前的英特尔第四代酷睿内核处理器(Haswell)之后,使用14nm工艺制程的Broadwell芯片终于发布了。这一系列全新处理器家族原定于2013年亮相,但因生产问题一再被推迟。如今这项问题终于得以解决,英特尔新产品也正式发布。
采用Broadwell架构的处理器浪潮终将到来,作为首款发布产品,酷睿M处理器将分为两个版本:最高睿频为2.0GHz的5Y10和5Y10a处理器,以及更强大的5Y70处理器,其最高睿频高达2.6GHz。此外,升级版的i3、i5和i7系列以及英特尔U系列和H系列处理器将会在2015年发布,但英特尔并未透露具体日期。
酷睿M系列产品均是以专为英特尔“商业二合一”设备设计的全新产品,这在已日渐黯淡的个人电脑市场上将成为一个亮点。
全新处理器仅使用4.5W的功耗,而目前的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Y系列)功耗为11.5W 。更低的功耗需求不仅可可以增长电池续航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产生更少的热量。这意味着搭载酷睿M处理器的设备将可采用无风扇设计,让电脑真正进入无声运行。
由于与英特尔第四代酷睿处理器相比,酷睿M处理器的封装体积减少了50%,厚度降低30%,这也意味着设备主板将更加轻薄、更加紧凑。英特尔表示,从理论上而言,原始设备制造商可以以酷睿M基础,构建机身厚度仅9毫米的个人电脑。
英特尔声称,与当前的产品相比,酷睿M可令设备的电池寿命改善20%。这在执行标准有效工作负载的情况下,可将电池的续航时间延长1.7小时,同时配置更好的计算性能和显著改善的图形处理性能。
当然,任谁换一台新电脑都能获得显著提高的性能和电池寿命。但据今天发布的消息表示,英特尔将其全新的酷睿M与四年前搭载酷睿i5 520UM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进行了相关比较。结果显而易见,其基本办公效率提升了2倍,而且视频转换速度提高了7.6倍。
今年10月份,惠普、戴尔和华硕等生产的基于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的产品将上市发行。例如,联想本周在柏林IFA消费电子展会上展示的其全新ThinkPad Helix二合一设备。该设备配置11.6英寸显示屏,机身重816.5克,厚度为9.7mm。此外,该设备搭载了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这意味着其设备内部已无活动件。
预计到2015年初,将会有更多基于酷睿M处理器的产品上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