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届英特尔IDF上,可穿戴无疑是其中的一大重点,而中国创客展示的智能领带和智能内衣,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英特尔作为芯片厂商,在物联网市场耕耘了30年时间,这样的经验使得英特尔在新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如鱼得水。
去年IDF上,英特尔推出了夸克(Quark)平台的SoC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微型设备专门打造的超微型SoC芯片。这可以看作是英特尔全面发力可穿戴市场的标志。
在今年1月份的CES上,英特尔推出了基于夸克芯片的爱迪生(Edison)PC,这是一个体积只有SD卡大小的电脑,但是它五脏俱全,不但内置有双核的夸克芯片,而且内置了Wifi和蓝牙等模块,其运行在Linux系统上。
除了技术上积极运筹之外,英特尔在公司架构和战略方向上更是做了重大调整。在2013年11月份,英特尔专门成立了可穿戴和物联网部门。而2014年4月份在深圳召开的春季IDF上,英特尔投资宣布设立金额为1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旨在加速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C、2合1设备、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等智能设备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物联网策略和技术办公室的Bridget Karlin指出,到2020年,全球将有50亿设备支撑全球的企业运营和个人操作,英特尔是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Bridget Karlin指出,物联网驱动着商业变革;英特尔提供从设备到云的领先物联网技术;英特尔是唯一可以提供物联网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厂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过去十年,终端厂商比拼的是“性能”和“参数”,如今,竞争的焦点正转向“智能程度”。
Fractal AI Research实验室开发了Fathom-DeepResearch智能搜索系统,该系统由两个4B参数模型组成,能够进行20多轮深度网络搜索并生成结构化报告。研究团队创新了DUETQA数据集、RAPO训练方法和认知行为奖励机制,解决了AI搜索中的浅层化、重复性和缺乏综合能力等问题,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开源系统,为AI助手向专业研究工具转变奠定了基础。
快手科技与清华大学合作发现当前AI语言模型训练中存在严重的权重分配不平衡问题,提出了非对称重要性采样策略优化(ASPO)方法。该方法通过翻转正面样本的重要性权重,让模型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需要改进的部分而非已经表现良好的部分,显著提升了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的性能,并改善了训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