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腾讯公布全产业开放战略后,今日2014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携硬件厂商共同发布“QQ物联”品牌,正式宣布进入智能硬件领域,“QQ物联”平台将面向传统硬件、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车载、健康设备等多个领域开放。
QQ物联做中国最大硬件创业孵化器
“QQ物联”品牌发布仪式上,康佳、Intel、NXP、美国博通及丰唐物联、康康血压等诸多国内外知名硬件厂商纷纷亮相,选择与腾讯一起深耕智能硬件市场。“QQ物联”将依托腾讯平台多款亿级用户产品与开放体系,打造一条包括资金筹集、原型设计、产品研发与售卖、口碑传播等环节在内的生态链,携手合作伙伴对硬件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功能无限扩展,产品快速迭代,满足用户真实需求。
腾讯携厂商及合作伙伴代表正式发布“QQ物联”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
恰如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在致辞中所讲,融合、协作的时代需求给了腾讯开放平台更多转型和升级的机会,开放平台一路从PC走到了移动端,再到现在的智能多端。殷宇认为,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将有三个阶段:人和设备的连接,设备和设备的连接,人、设备、云端的无边界沟通。腾讯的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具备三大优势:QQ关系链、云端优势及软件优势。腾讯QQ好友关系链连接软件和硬件,延伸出无限的交叉连接,好友之间的硬件设备可以互相控制和连接,这些设备因为社交关系的存在,得到了最大化的配置,将发挥它们最大的价值。同时,腾讯云端服务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将整合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及腾讯云独有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面向合作伙伴开放。
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
随后,腾讯开放平台兼移动应用平台副总经理侯晓楠对“QQ物联”做了详尽阐述。他表示,目前腾讯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能够提供海量覆盖、快速联网、消息触达、服务扩展、大数据计算、安全稳定、一点接入等七大能力,基于腾讯QQ统一的账号体系,开放腾讯的社交关系链、移动支付以及云计算等资源,“QQ物联”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将全力扶持开发者与传统硬件厂商。
侯晓楠称,“QQ物联”将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硬件创业孵化器,后续将不断完善包括资金筹集、原型设计、产品研发、售卖、传播等环节在内的生态链,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健康的生态环境。未来三年,“QQ物联”将致力于推动1000家传统企业成功实现互联网转型。
腾讯开放平台兼移动应用平台副总经理侯晓楠
来自一线的硬件厂商对“QQ物联”平台的未来表达了乐观预期。康佳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曹士平称,电视行业将迎来物联新纪元,智能化、联网化、多终端互动是大趋势。未来的智能电视,将实现视频通话、便捷传输视频、弹幕社交等多元便捷的交互功能,康佳希望携手“QQ物联”打造电视多设备互联社交新风尚。聚焦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丰唐物联则期待在家居智能化方面寻求更大突破,便捷控制、设备联动,通过“QQ物联”平台让家居用品变得更智能、更具人性化。
圆桌对话热议智能硬件
圆桌对话环节,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与知名硬件厂商NXP公司、Ayla Networks、Intel物联网事业部以及美国博通高管围绕产业融合话题,就多终端开放时代下智能硬件产品的发展前景展开了深度对话,开放的社会生态将进一步融合,行业界线会逐渐消失。未来的开放,不会局限在几个行业或者产业,互联网将发展成为以人和需求为中心的开放生态。全方位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让现场的与会嘉宾收获颇丰。
智能硬件开发者在这一领域正在快速崛起。墨迹风云、映趣科技、有品公司、百合网、小米手环、丰唐物联的高管和代表围绕智能硬件新浪潮下蕴育的新机遇,与腾讯展开交流。作为智能硬件圈创新能力极强的新生力量,开发者们对“QQ物联”平台达成强烈共识,腾讯强大的社交能力未来将在用户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呈现更具想象力的连接和交互。
社交智能硬件开放时代到来
来自市场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显示,截止到2019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扩容到200亿美元以上,物联网设备数量大约等于全球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计算机和个人电脑的总和。随着企业与消费者重视程度与使用规模的持续提升,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价值数万亿的市场。业内分析人士称,随着众多硬件厂商纷纷加盟,腾讯在这个时机、以平台姿态切入智能硬件领域,天时、地利、人和。
智能硬件现场,参会嘉宾除了聊技术、拓思维、畅未来,还体验到了多款极具科技感的智能硬件产品。在智能家居、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及芯片展示区里,神奇、好玩儿的产品比比皆是。智能手环、摄像头、皮肤监测仪等可穿戴设备强大的交互功能令人流连忘返。可预见的未来,用户可以使用QQ账号登陆智能硬件产品与QQ、微信等好友展开多层次互动;用户在看电视节目时,发现一个不错的电视节目随手就可以分享给朋友;通过移动健康软件记录的跑步成绩可以分享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圈等等,真正实现线下生活与线上分享之间的多元互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