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是婴儿健康的重要监测指标,但传统的体温计,无论是在腋窝,嘴,还是在耳朵等部位测量体温,都可能引起婴儿不适。而如何有理有效地解决宝宝体温测量的难题呢?TempTraq给出了答案。
在CES2015大会上,Blue Spark Technologies就展示了一款可穿戴的体温计TempTraq。它看起来非常的轻薄,类似一张创可贴贴片,如同一个简单绷带一样,其轻薄的特性可以让父母能够在不打扰宝宝的情况下,时刻监督宝宝的体温变化。
据悉,这款设备目前支持的蓝牙数据传输距离是12m,检测的温度范围是30度到约42度,它可以贴在人体的任何位置,同时可以持续性地监测体温变化,并通过蓝牙将数据实时地传回手机APP端查看。
不过,目前这款设备仍然等待美国FDA批准,但是相信年内就能够与我们见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