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团(Hisense)在CES2015现场举办“电视的无屏时代”新闻发布会,宣布无屏电视时代即将到来。会上,海信正式向海外推介了“激光影院”产品,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在演讲中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进入主流小屏幕市场,将激光电视做到较小屏幕和更多的功能。”
激光影院的核心在于:海信自主研发的“激光”技术,产生红、绿、蓝三种波长的连续激光作为彩色激光电视的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控制三基色激光扫描图像。简单地说,激光电视比传统电视具有高亮度、高色域、护眼、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更重要的则在于,如果把屏幕做到100吋以上,这对于家庭而言,就是“影院级”享受,而价格却只有同尺寸液晶电视的十分之一。“我们将首次摆脱昂贵的平板,取而代之的,是更灵活、更低成本的激光显示技术。”
黄卫平透露,海信正在两个不同的技术方向进行布局。此前,50多位团队成员已实现了从光源模块到光投影引擎的开发,创造了60多项专利技术。
尽管如此,目前,激光显示产品仍然处于早期市场阶段。背后的“鸿沟”是新技术与目标市场之间的差距,而海信跨越“鸿沟”的一个方式就是:从早期的大屏幕进入到主流的“小屏幕、多功能”市场。黄卫平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它,而我们今天正创造历史。”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
谷歌DeepMind发布突破性AI规划技术,让机器人学会像人类一样进行"情境学习"规划。该技术通过Transformer架构实现了快速适应新问题的能力,在迷宫导航、机器人控制等测试中表现优异,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标志着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重要一步。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ZARA系统,这是首个零样本运动识别框架,能够在未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识别全新的人类活动。该系统集成了自动构建的知识库、多传感器检索机制和分层智能体推理,不仅实现了比现有最强基线高2.53倍的识别准确率,还提供清晰的自然语言解释,为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护等应用领域带来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