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作为一款无人机,AirDog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它概括得非常准确。这款自动跟踪型四轴飞行器配置前悬挂式GoPro Hero或索尼Action Cam Mini运动相机,能够紧紧锁定追踪目标,捕捉其一举一动。
与本次CES 2015展会上看到的类似尺寸的无人机不同的是,AirDog没有而且也不需要大型的远程控制装置,取而代之的是一个AirLeash追踪控制器臂环,配备一个装有控制板的小盒子。AirDog可通过远程蓝牙与该臂环进行无线连接,保证这款无人机时刻围绕在用户周围。
笔者看到,这台无人机能够平稳的追踪着滑板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他停下来时,它也停下,并在上空盘旋,等待下一个指令,而且从起飞到降落,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完成。
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一个无线电发射器手动控制AirDog,甚至可以与AirLeash结合使用:AirLeash上的按钮可以控制AirDog的位置移动。
AirDog携带方便,整个无人机可以折叠后轻松地装进背包,同时可随用随取。整台设备外加一款运动相机的重量只有4磅(1.85公斤),而且还配备有可更换电池。
预计其电池寿命为10分钟至20分钟,主要取决于设备的飞行速度和风力,其最高时速可达到40英里或64公里。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一款应用为AirDog设定飞行程序,如设置其飞行模式或飞行距离。而且用户可根据自己正在进行不同的活动在应用中新增不同的设置方案。
AirDog无人机套装包括无人机、AirLeash臂环、固定相机的陀螺稳定平衡环、一块电池及其充电器,目前该套装可预订售价为1295美元,预计将在2015年第二季度上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