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朋友圈、微博都刷满了柴静“穹顶之下”的视频时,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出的“加强应用商店整改”的要求,几乎被“雾霾”消息挤出视线。但实际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外挂器官,恶意APP如同雾霾一样,肉眼难以分辨,且其危害性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恶略。

图1:穹顶之外恶意APP丛生
众所周知,国内的安卓分发市场常年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大大小小的移动市场数十家,且马太效应越发显著。已经形成了由360手机助手居首、腾讯应用宝及百度手机助手三家主导格局。其余中小型分发平台争夺剩余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部分中小型分发平台并未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为盗版APP的生存与传播提供了温床。
而同时,无本万利的经济驱使了专业“二次打包”APP的灰色产业链,这些投机分子挑选最热门的APP进行二次打包,植入恶意程序、广告、木马,并打着“破解”的旗号招摇撞骗,吸引用户下载,继而达成吸费、窃取隐私等目的,实现盈利。
恶意APP泛滥 应用商店缺乏安全意识
不同于苹果应用商店的封闭式系统,安卓天生的开放性为市场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究竟国内安卓生态环境中国,盗版APP猖獗到什么程度?据360发布的《移动互联网APP分发行业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安卓正版APP有26.3个盗版,而这些盗版应用中隐藏着相当数量的恶意软件。恶意APP横行的现象在安卓平台上尤为严重,知名信息安全公司FireEye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96%的移动恶意软件针对的Android操作系统,有超过50亿个被下载的Android应用处在黑客攻击的威胁之下。

图2:国内安卓平台恶意APP泛滥情况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移动应用商店缺乏安全审核机制及安全意识,导致部分盗版APP通过有资质的移动应用商店流入市场,对用户产生威胁。在14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共有21家应用商店中有67款恶意应用程序被下架,其中不乏百度、安卓商店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分发平台。
而近日,由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召开的会议再次对2014年Q4抽查的13家应用平台的73款违规产品进行了通报批评,所通报产品主要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用户信息、恶意扣费、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违规问题,加强应用商店整改迫在眉睫。
安全应为应用商店第一原则
虽然至今并没有确切的法律法规出台,目前仍靠行业自律及个别机构不定期抽查来督促行业自律。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应用商店的安全性应该是发展的根基,360手机助手已经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安全检测系统,所有上架的APP并需经过QVS引擎、云引擎、自动审核、定期回归、人工审查以及用户举报六层安全防护体系的考验。

图3:360手机助手审核过程严格
此外,安卓应用的下载渠道多种多样,移动应用商店并非单一渠道,搜索引擎、二维码下载仍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这些“游击”的存在模式,更加加大了抽检的难度,安全检测更是无从谈起,用户应尽量避免下载。
行业监管 安全审核机制亟待完善
虽然行业法规尚未出台,但不定期的抽查行为已经说明了国家对于移动应用安全的重视程度,从无抽查到不定期抽查已经迈出了历时性的一步。可以说手机APP面对的问题与雾霾一样的严峻,一样的会对“不知情”的大众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也就是在行业自律和法律法规完善的同时,用户也需要了解山寨APP的危害,尽量选择具有安全审核机制的平台下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