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与中国同行 翻开创新新篇章

与中国同行 翻开创新新篇章

2015-03-06 15:07
分享至:
----..---.-...-/--...-.-......./-...-....-..--../-............-.- ----..---.-...-/--...-.-......./-...-....-..--../-............-.- ----..---.-...-/--...-.-......./-...-....-..--../-............-.- ----..---.-...-/--...-.-......./-...-....-..--../-............-.-
2015-03-06 15:07 CNET科技资讯网

与中国同行 翻开创新新篇章

杨旭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每逢新年伊始,中国人都讲究个“开门红”。对于ICT产业中人来讲,随着一月初的全球消费电子展(CES)的开幕,创新与合作的帷幕再度拉开,红红火火。今年CES大展众多中国厂商,光彩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让人眼前一亮。而媒体报道中那句感言——“英特尔在中国与上千个厂商合作,庞大的生态系统不停地推动英特尔前进“——也让我备感欣慰和振奋。

如今,IT产业正处在巨大的拐点,我们将整合所有资源引领未来的方向。本次CES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对正力图翻开创新新篇章的英特尔,有着很特别的意义。我们的CEO科再奇在谈到未来英特尔的创新愿景时曾说:“英特尔将成为一切智能互联的技术与设备的最佳选择”。此时此刻,这个愿景的背后,中国力量已经越来越茁壮。多年来,我深信与中国同行,就是与世界同行,这个信念已经成为战略。英特尔在中国的战略就是:围绕国家战略,支持产业发展,推动智能生活。

为什么英特尔的创新和战略,会与中国有如此紧密的契合点?这与英特尔扎根中国三十年共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参与者,我们见证了中国ICT企业从早先蹒跚起步的跟随者,到崛起为全球的领头羊;从早先追求产业速度,到如今着力创新。这个过程里,中国ICT产业从一个新兴产业,一步步走到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的今天。

我们能观察到,这个时候产业发展有了很多新特点。第一)摩尔定律虽不变,但整体技术创新的节奏更加短平快;第二)智能互联的发展为跨界协作找到了增值的空间;第三)计算技术的延伸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第四)中国企业独到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维度大大激发了产业的活力;第五)中国产业链的全面性,也令中国企业在创新成本的控制上,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具竞争力;最后,中国制造的底蕴也为未来“创”和“造”的综合优势提供了关键的保障。

有这样的环境和机遇存在,假以时日,中国整体创新的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这些观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我们必须让技术与国计民生深度融合,在更深层次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为了推动产业链共同发展,我们除了与本土公司展开合作之外,还要与本土产业一起向全球发展。在英特尔公司扎根中国三十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我们要与中国一同翻开ICT领域创新的新篇章,一起站在创新的高地上,共创未来。

坦白说,将企业与一个国家的创新步伐联系起来,对于英特尔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考验。这要求我们不只要与中国的伙伴们追求技术和产品的协作共赢,更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产业的升级。我们要与中国产业组成战略共同体,面向创新,面向未来,面向全球。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按这个路子进行摸索和尝试,目前的战略是一个“不变”与一个“变”,即:响应中国国策的方针不变,但会随时根据中国ICT产业创新趋势的变化而变。令我欣慰的是,英特尔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战略升级已经初显格局。

在积极响应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国策上,英特尔在华发展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投资上海,配合了“浦东大开发”;投资成都,呼应了“西部大开发”;投资大连,支持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为了配合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升级,我们在2014年底宣布,投资16亿美元升级英特尔成都工厂,将全球最先进的封装测试技术部署在中国。这既是迈入智能互联时代的战略部署,也将带动区域产业的智造升级。同年,我们开创性地与瑞芯微展开合作,并大胆投资清华紫光集团,与展讯和瑞迪科合作,这是英特尔在中国未来布局上的突破点。这不仅为双方迈进智能互联时代奠定了基础,更为源自中国、辐射全球的产业影响力积聚实力。

同时,在我们过去与产业成功合作的基础上,英特尔需要在更大的领域里,与中国本土企业共同合作、实现创新。把英特尔的技术带进来,让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与我们的技术进行融合,再把共同创新的成果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技术层面的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最好的创新成果的诞生。我们期待并正在尝试着与本土企业进行这样的合作,在中国市场获取成功,并向全球市场共同推广。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互联创新中心,包括深圳在内的很多地区,都累积了庞大的技术、产业链和人才资源,拥有极具速度感的创新能力。我们正在投入更多的创新资源,以贴近生机勃勃的本地创新力量。2014年4月,英特尔宣布成立首个英特尔智能设备创新中心,并设立英特尔投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我们期待从定义产品,到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再到最后进入市场,其中的新产品、新业务模式和新服务模式,都能首先发生在中国。这就是我们在技术合作层面的一种探索:与中国广泛的创新力量携手,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技术创新生态圈,共领全球智能互联创新的时代潮流。

同样,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中,数量更多、更为优秀的微观主体的创新想法,有了良好的生长土壤。这种形态的创新门槛更低,更加多元,它注重协作,以人为本。藉于此,我们在产业合作之上,再向前迈一步,做了不少尝试。2014年5月份,英特尔赞助“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激发学生和青年人的创新力,毕竟,这种创新的机会,最终属于年轻人。而今年年初展开的“英特尔硬享公社Edison大赛”,其初衷则是,提供平台、促进协作,同时,降低门槛,让小而美的创意想法更多涌现。可以说,英特尔正拥抱那些以个人、小团队型态出现,在技术创新上有想法、敢想敢干的创客(Maker),帮助更多的创业人,在所有需要计算力的领域中茁壮成长。

这些举措,只是未来英特尔共同创新,共创未来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摸索,也需要更多来自政府,产业及用户的理解和支持。未来的英特尔,会更多变、更灵活、更具活力,不变的,是与中国同行的信心。

写于二〇一五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2025-04-23 17:39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2025-04-23 17:34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2025-04-23 14:08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2025-04-22 16:43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