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今年CeBIT的参观者,哪个展台最令你“亮瞎眼”,相信都会不约而同的回答:德国电信。
是的,正是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最old fashion的老牌运营商,却是今年CeBIT 2015最大的亮点。德国电信用一个充满魔力的展台告诉我们:运营商不会只是管道,运营商的活力依然无限,在工业4.0的时代,运营商会成为主角。
德国电信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家老牌运营商的魔法。
德国电信在今年CeBIT上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魔性冶艳的展台,酷炫丰富的案例,让参观者们大呼精彩,其他的展商也纷纷表示超出想象,作为一个B2B厂商这样的布展创意居然没有被老板拍死。
德国电信今年在CeBIT上的主题是“Wirtschaftswunder 4.0”翻译过来是”经济奇迹 4.0”,扩展主题是“Wir digitalisieren die,
Geschaftswelt von morgen”,“我们的数字化,明天的商业世界”。
实际上,且不提展台的那片靓丽玫红本身就充满梦幻,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作为电信运营商,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最核心的网络和连通能力、运营商级的安全等等。德国电信及其旗下T-Systems(面向大客户和集团企业用户)的研发,创新,产品包装能力显示出了这家老牌企业的法力。
德国电信认为,信息和通信的发展,使数字化成为提升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成功的运用数字化的武器,就是给自己增值;错过,很快就会落伍。可靠、创新和质量一直是德国制造的代名词,有了数字化的保障,就会德国经济锦上添花。
在本届CeBIT展上,德国电信及其旗下T-Systems公司展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云计算、协作、工业4.0、M2M、数字零售、大数据和IT安全。其展台周边环绕着他的核心合作伙伴:SAP、微软、Salesforce CRM和思科。
思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与德国电信一起为客户提供网络和安全支持
Salesforce 和德国电信合作了一系列数字零售方面的案例
如果说,扎实的基本功是德国电信应该有的能力,那么,把新技术落地为实践,就是德国电信展示出的对未来的超强把控能力,用时下最流行的词来说,就是接地气。
德国电信的展台,说他惊艳,但不花哨,说他靓丽,却又不浮夸,因为每个解决方案都是以实际应用的场景来呈现,就连角落也能找到惊喜。
一排机器人举着雨伞跳舞,由德国电信Networked robot control系统操控
角落里这只在悄悄的画画,可见控制的精细程度
现在的展览,如果没有辆汽车,那都显得不够时尚,德国电信的展台也不例外。德国电信开进展台的是一辆宝马i3。
这是T-system和宝马公司的成功案例,双方基于两个层面进行合作,首先是基于位置的服务,移动服务和定位跟踪,是SAAS的,在云端的,7*24小时帮助宝马公司对售出的汽车进行跟踪,并完善其全球服务。
其次,是宝马公司据此定制的高级功能,是帮助宝马作为汽车服务商对车主的服务,把汽车纳入Smart Home的一环,加强汽车和车主的互联互通,提升操控体验,并对车载娱乐系统家庭进行权限控制等。
其实这辆Digital Car旁边还停了一辆Digital Bicycle
下图是T-Systems的一支Social 视频,讲的是跑鞋生产厂家利用社交平台判断其鞋款的受欢迎程度。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分析海量的社交数据,对产量进行调控,通过物联网控制生产流程和质量,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和电子商务第一时间送达客户手中。
本届CeBIT倡导的工业4.0,为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带来类似互联网产业一般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旨在提高企业洞察力,以此降低信息获取和定制生产的门槛,智能制造技术降低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这种效率提升对用户来说一定会优化了体验,带来更多创新的需求,也必将焕发制造业的生命力。
中国深度参与到本届CeBIT展,不仅仅是带来中国元素,更重要的是,带回更多的德国经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