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分析公司comScore的最新报告,在最近的一个季度内(2014年11月底 — 2015年2月底),iPhone依然毫无悬念地领跑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41.7%的市场份额,微量下滑0.1%;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方面,Android系统则主宰着美国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达 52.8%。
硬件设备方面:
可以看出,三星的市场份额相较前一季度下降了1.1%,以28.6%的占比排在第二;排在第三位的LG增长了0.7%,Motorola和HTC则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不过,随着Galaxy S6 和S6 Edge两款手机的上市,预计三星在4月份之后的市场份额会有所回升。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方面:
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Android系统和iOS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Windows系统增长了0.1%至3.5%。与此同时,黑莓系统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从2%下滑到1.8%。塞班系统依然毫无存在感地维持着0.1%的市场份额。
在操作系统榜单中,尚没有看到立志“从Google手里夺走Android系统”的Cyanogen OS身影。不过Cyanogen联合创始人兼CEO Kirt McMast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会对准Google的脑袋来一发子弹。”Android系统的命运到底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