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据深交所公告,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微盟完成1.5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字火腿领投,华映资本跟投。微盟为何发展如此迅速,微信第三方未来的前景如何,围绕微信之下的第三方未来会如何发展,笔者做了一些简单分析。
据笔者了解,微盟成立仅两年的时间, 主要两大核心业务为:一是在2014年推出的为传统零售企业布局微商分销体系的SDP;二是今年3月推出的V店App。纵观这两大产品,前者主要主要依托微信,在微信提供的接口上做一些开发,后者主要发力微商。其创始人孙涛勇表示,B轮融资将重点搭建三大体系:供货商商品质量控制体系、V店主信用体系和消费者保障体系。
微盟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在笔者看来,微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股势”。一是“顺势而为”。2013年是微信发展最迅速的一年,也是微信电商元年。各种微商城,微官网,微信支付,服务号开店等狼烟四起,借助微信的创业风潮风靡全国。一个叫“微信营销”的词汇开始被吵的热火朝天,微盟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在微信电商的窗口期,寻找到了风口,于是飞了起来。
二是“乘势而上”。当微信开始减缓在商业化上的步伐后,一种叫做微商的“面膜党”开始在朋友圈里“兴风作浪”, 微盟想通过“V店”来重新规范“微商”市场。虽然很多人不看好微商,但却有越来越多的让开始谈论微商,为微商乱象寻找新的出路。
微信第三方会迎来怎样的发展?
1、进入剩者为王的时代,要么转型要么被收购。微信营销刚刚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第三方市场之战不亚于2011年的“千团大战”,最火的时候超过2000家,当时各种低价贱卖,免费使用的营销恶战不绝入耳,免费即意味着不对结果负责。当时为了抢占市场第三方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只有一些靠口碑和保障售后服务的公司活了下来。
今天,很多第三方开始撑不下去了,做得稍好一些的被并购了,做得差一点的被迫转型了。随着微信商业化战略的转移,第三方基本上进入了一个大浪淘沙,恒者恒强的局面。
2、寄生于微信之下,成为微信生态的探路者。今年3月份,微信发文称,不会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微信的角色是更好地完成用户端的业务,并把商业化的接口能力做的更灵活完善,至于”怎么连接“,这一块的市场空间交给更了解行业的第三方来做,微信平台上有大量的空间、大量的机会,等待第三方去挖掘和开发,而且微信上大量的商家,也非常迫切地需要第三方给他们带来支持。微信提供连接能力,市场空间交由第三方来做。
正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微信才建立成了”连接一切”,“无所不能”的生态。而第三方将成为微信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微信+智慧城市”,“微信+生活”的战略下,第三方的未来必将成为微信的马前卒,为微信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做连接和服务。
未来微信第三方发展的两大方向:移动电商和O2O
这里说的移动电商更多的是微商,尽管PC时代的电商被淘宝、京东分割,但是还是冲出了聚美优品和唯品会,微信再强大也阻挡不了微博和陌陌的上市。笔者认为移动电商的到来一定会冲破更多的藩篱,如果微商走上正轨,这将是一种无可匹敌的全新的商业形态。虽然微信引进了京东和美丽说,为他们提供了优质入口,但是从效果上来看,还不太理想。
相比于电商,O2O的市场会更大,微信通过入股大众点评,58同城来布局生活服务市场。随着智能POS机,智能Wi-Fi,周边摇一摇,iBeacon等技术接口的开放,微信希望更多的第三方参与到这一生态建设中来。
在O2O上,微信更是千方百计想巩固自己的电商地位,否则腾讯也不会不计成本地大肆收购。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更把“互联网+”提到整个国家战略层面,而“微信+O2O”是践行“互联网+”的最佳落地方式,对于第三方来说,这无疑是未来发展的最可靠的方向。
微商成为微信第三方创业新方向
随着媒体对微商行骗的揭露和央视对面膜微商造假的大肆报道,越来越多的微商开始退出朋友圈。开始选择正规的开店工具的微商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靠信任和影响力支撑的个人微商走向没落。伴随国美,苏宁等线下门店开始进驻平台微商。一种由平台做保障,知名企业背书的新型商业形态有望矫正目前的微商病态。而这种“低成本,高市场”的“拨乱反正”行为也恰好是第三方的另一种创业方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Midjourney团队主导的研究解决了AI创意写作中的关键问题:如何让AI既能写出高质量内容,又能保持创作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偏差度"概念和开发DDPO、DORPO两种新训练方法,他们成功让AI学会从那些被传统方法忽视的优秀独特样本中汲取创意灵感,最终训练出的模型在保持顶级质量的同时,创作多样性接近人类水平,为AI创意写作开辟了新方向。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所高校开发出VisualPRM系统,这是首个专门用于多模态推理的过程奖励模型。该系统能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逐步检查AI的推理过程,显著提升了AI在视觉推理任务上的表现。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40万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专门的评估基准,实现了在七个推理基准上的全面性能提升,即使是最先进的大型模型也获得了5.9个百分点的改进。
上海AI实验室团队通过LEGO积木设计了创新评测基准LEGO-Puzzles,系统测试了20个先进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强AI模型准确率仅57.7%,远低于人类93.6%的表现,揭示了当前AI在三维空间理解和多步序列推理方面的重大不足,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字节跳动团队突破了AI图像生成领域的三大难题:身份识别不准确、文字理解偏差和图片质量不佳。他们开发的InfiniteYou技术采用创新的InfuseNet架构和多阶段训练策略,能够根据用户照片和文字描述生成高质量个性化图像。实验显示该技术在身份相似度、文本匹配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均超越现有最佳方案,并具备出色的兼容性,为个性化内容创作开辟了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