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公布《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通告公布了电信服务的基本情况和电信用户的申诉情况。
工信部称,一季度,共受理有关电信服务的申诉15903人次,收费争议方面的申诉占申诉总量的34.9%,主要涉及手机上网流量费争议等问题。12321受理有效垃圾短信举报21030件次,较上季度下降46.9%。目前,内容涉嫌违法犯罪的已提请公安部门处理,发送号码列入拦截平台黑名单;其他的已转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处置。
一季度,工信部检测了40家手机应用商店架上软件,发现问题应用软件82款,涉及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发送短信、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天涯)
以下是通告全文:
为推进电信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15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
一、电信服务基本情况
(一)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截至一季度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9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2.94亿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04亿户,8M以上宽带用户占46.4%;移动宽带用户达到6.4亿户,其中4G用户1.62亿户。4G移动通信业务LTE FDD经营许可发放,加快推动4G融合发展。“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启动,计划全年新建4G基站超过60万个,为1.4万个行政村新开通宽带。
(二)网络运行安全畅通。一季度,全国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行平稳,春节及“两会”期间,通信服务质量整体稳定,电话接通率、互联网可接入率等符合《电信服务规范》指标要求。一季度,通信行业积极应对云南临沧、贵州剑河地震及西藏日喀则雪灾等自然灾害,累计出动应急通信保障人员约5万人次、车辆5600台次,全力保障救灾指挥及公众通信畅通。
(三)信息消费持续增长。一季度,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继续快速增长,1-3月累计达7.64亿G,同比增长87.9%;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95.1M,同比增长26.9%;固定互联网使用量同期保持较快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达11.7万亿分钟,同比增长23.7%。智能终端普及加快,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9438.7万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4844万户,同比增长39.5%。电子商务交易活跃,并不断向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延伸,为促进信息消费提供强大动力。
二、电信用户申诉情况
(一)电信服务申诉情况。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通过12300申诉热线、政府网站等渠道,共受理有关电信服务的申诉15903人次,较2014年四季度上升0.4%;季度百万用户申诉率为9.1人次,与上季度基本持平(详见附件1、附件2)。其中,收费争议方面的申诉占申诉总量的34.9%,较上季度上升3.7%,主要涉及手机上网流量费争议,增值业务扣费争议等问题;网络质量方面的申诉占申诉总量的16.7%,与上季度持平;用户服务方面的申诉占申诉总量的48.4%,较上季度下降3.7%。
各级申诉受理机构按照《电信用户申诉处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对用户申诉进行了调查和调解,有效维护了电信用户合法权益。
(二)垃圾短信举报情况。一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有效垃圾短信举报21030件次,较上季度下降46.9%。其中“点对点”垃圾短信举报共15842件次,较上季度下降50.2%;“端口类”垃圾短信举报共5188件次,较上季度下降33.2%。从内容看,一类是商业广告推销宣传,占举报总量的31.3%,较上季度下降16.3%,主要涉及零售业推销、教育培训和电信业务宣传等;另一类是涉嫌违法犯罪,占举报总量的68.7%,较上季度上升9.7%,主要涉及欺诈、违法出售票据证件和非法金融活动等。目前,内容涉嫌违法犯罪的已提请公安部门处理,发送号码列入拦截平台黑名单;其他的已转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处置。
三、电信服务监管情况
一季度,针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骚扰电话、通讯信息诈骗、违反电话实名制办卡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责成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所在地通信管理局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上海、广东、湖南等通信管理局依法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处理,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
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40家手机应用商店架上软件进行检测,发现存在问题的应用软件82款,涉及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向外发送短信、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详见附件3)。对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279家增值电信企业547项业务进行抽查,发现13项增值业务存在问题,涉及未提供服务却收费、业务内容与宣传不符等(详见附件4)。对已开通业务的20家移动转售试点企业客服电话进行抽查,发现5家企业的客服电话存在人工服务无法接通等问题,已督促整改。
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有关规定,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侵害电信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问责督办11件次,查处违规电信企业19家次。
四、经营及消费提示
(一)经营提示
1.各基础电信企业要针对骚扰电话、通讯信息诈骗等问题,落实企业责任,严格规范主叫号码正确真实传送,整顿“一号通”、“400”等业务,规范电信线路出租行为,加强电话用户实名登记,从严做好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各项工作。
2.各移动转售业务试点企业应严格按照《电信服务规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的要求,加强系统能力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畅通用户投诉渠道,努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
(二)消费提示
1.工业和信息化部提醒广大用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通过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方式进行移动支付、网络购物时,仔细核对相关信息,谨慎操作,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
2.当前各电信企业均推出2G/3G升级4G的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提醒广大用户,旧SIM卡更换为新卡后,换下的旧卡不要随意丢弃,可将卡片弯折或剪毁,避免卡内存储的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泄露。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Midjourney团队主导的研究解决了AI创意写作中的关键问题:如何让AI既能写出高质量内容,又能保持创作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偏差度"概念和开发DDPO、DORPO两种新训练方法,他们成功让AI学会从那些被传统方法忽视的优秀独特样本中汲取创意灵感,最终训练出的模型在保持顶级质量的同时,创作多样性接近人类水平,为AI创意写作开辟了新方向。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所高校开发出VisualPRM系统,这是首个专门用于多模态推理的过程奖励模型。该系统能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逐步检查AI的推理过程,显著提升了AI在视觉推理任务上的表现。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40万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专门的评估基准,实现了在七个推理基准上的全面性能提升,即使是最先进的大型模型也获得了5.9个百分点的改进。
上海AI实验室团队通过LEGO积木设计了创新评测基准LEGO-Puzzles,系统测试了20个先进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强AI模型准确率仅57.7%,远低于人类93.6%的表现,揭示了当前AI在三维空间理解和多步序列推理方面的重大不足,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字节跳动团队突破了AI图像生成领域的三大难题:身份识别不准确、文字理解偏差和图片质量不佳。他们开发的InfiniteYou技术采用创新的InfuseNet架构和多阶段训练策略,能够根据用户照片和文字描述生成高质量个性化图像。实验显示该技术在身份相似度、文本匹配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均超越现有最佳方案,并具备出色的兼容性,为个性化内容创作开辟了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