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正式发售首周,发货数量仅为预定量的22%(该数据来源于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Slice Intelligence)。与这一偏低数值相比,另一个数据却要高出许多:半数以上的预购者选择了黑色运动表带款。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于Apple Watch表款样式的选择为何如此保守?
Apple Watch一直在走偏时尚路线。除了按压式触摸和心率监测等功能亮点,多款样式、多种颜色的表带也是苹果公司吸引更多人群购买Apple Watch的重要手段。但智能手表与手机等数码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挑选时需要被佩戴才能看出是否合适。而Apple Watch的线下体验显然不尽如人意。
截至本月,全国能够提供Apple Watch试戴的Apple Store零售店仅有19家,分布在11座主要城市。顾客进店试戴前要在线预约,预约成功后也仅能在15分钟内试戴两款手表,再挑一款就要去重新预约排队。而据手表零售行业的经验,顾客在购买手表之前,平均需要40到60分钟的试戴过程。
苹果公司还提供了在Apple Store app中的试戴,但仅支持等比显示表盘大小,无法查看上手试戴效果。此种情况下,多数顾客只能趋向于更保守的选择。不试,怎么买表?
但第三方公司不会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国外一家叫做Sketchfab up的网站就能够提供在线试戴Apple Watch的功能。用户需要端坐在电脑屏幕前,抬手比对,查看试戴效果。
相比Sketchfab up,国内一款叫做“大腕选表”的手机应用功能性更强。只要拍下手腕的图片,就可以调整屏幕上Apple Watch的方向和大小,进行试戴体验,而且支持拍照并分享到微博和微信朋友圈。
这款应用的开发者天时汇(Ttime.com),拥有在手表电商领域的多年运营经验,更加了解顾客在购买手表时的直观需求。“大腕选表”目前能试戴38款Apple Watch,下一步将提供更多热门腕表的试戴体验。
如同Apple Watch所遇到的,手表在线销售的最大阻碍就是难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试戴体验。解决了试戴这个痛点,也就打通了手表线上销售的关键环节。顾客看到了试戴效果,才能决定是否购买。
天时汇(Ttime.com)从构建虚拟的试戴场景出发,开发出“大腕选表”,目前在苹果应用市场可下载,稍后还将推出安卓版本。据天时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试戴功能,“大腕选表”今后还将完善社区,增加智能选表和线下店铺消费引导等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选表、试戴、交流、购买的完整购表体验。
如今,各类电商平台已经成为零售业的支柱力量。但手表等轻奢侈品的线上销售一直存在着各种阻碍,如果“大腕选表”的经验在今后能得到推广,“先试后买”的销售模式必将为手表行业开拓出更为广阔的一片天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